兩埠分析技術減少OP/ADC電壓計算誤差

作者: Doug Stuetzle
2009 年 10 月 11 日
隨著高速運算放大器和類比數位轉換器(ADC)的出現,射頻(RF)工程師正與在高頻(HF)和超高頻(VHF)中的元件正面交鋒。但因為特性阻抗通常遠高於50歐姆(Ω),為人所熟悉的參數如運算功率增益(Gp)和雜訊指數,很可能在這個環境被誤用,所以傳統上RF設計會預先假定一50歐姆系統阻抗,其減少如放大器和濾波器至兩埠網路等容易串接的元素,當系統阻抗不是50歐姆,或當系統阻抗隨著串接的施行而改變時,傳統RF分析方法則可能導致錯誤結果。本文第一部分將檢視電壓和功率增益用於兩埠網路的構想;第二部分則將運用這些構想及額外的雜訊模型,說明當沒有一致的系統阻抗時應如何計算雜訊效能。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類比:採用DC-DC轉換器設計實例 深度解析電流模式控制電源

2005 年 06 月 02 日

影音:採用小波壓縮與新的編碼方案 JPEG2000展現與眾不同特性

2005 年 07 月 13 日

不隨波峰因數變化 射頻功率檢波器排除不確定性

2005 年 08 月 03 日

實現控制/驅動/PFC整合 HVIC技術精簡鎮流器設計

2007 年 09 月 11 日

AC驅動背光有眉目 LED TV對比/功耗再突破

2009 年 06 月 29 日

結合電壓控制與恆定導通時間拓撲 STVCOT提升電源轉換器性能

2013 年 01 月 06 日
前一篇
低價衝擊 迷你筆電200美元起跳
下一篇
意法半導體擴充STM32微控制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