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產業發展 新思/工業局攜手培育IC設計人才

作者: 侯冠州
2016 年 01 月 12 日

為解決台灣IC產業人才短缺困境,新思科技(Synopsys)近期宣布捐贈一系列國際微電子學程予工業局智慧電子學院,雙方並合作開辦IC設計人才養成班,以擴大培育半導體設計人才,促進產業發展。



台灣新思科技總經理李明哲(圖中)表示,為改善台灣IC產業人才短缺困境,新思與工業局合作推動國際微電子學程。



台灣新思科技總經理李明哲表示,台灣每年培養的IC設計人才,大約是1200~1500人;以2015年為例,聯發科及台積電為因應成長需求,就招收了超過一千名的人數。換言之,台灣IC設計人才缺乏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大公司因成長需要而吸收了大部分名額,導致剩下的中小型企業人員短缺。


李明哲進一步指出,人才缺乏是台灣IC產業成長速度減緩的原因之一。一旦面臨缺人的情況,公司就不能啟動新的發展計劃,進而無法推出新產品,最後只能走節省成本(Cost Down)的比價路線,導致獲得的收益也相對降低。為改善此一情況,該公司將透過這項合作計畫,與台科大合作訓練其他科技大學的教授與講師,將此套國際微電子訓練課程推廣至中南部的科技大學,使其也能接受密集的教學訓練,以達到擴大教學與培育人才的目標,降低當前業界人才短缺壓力。


新思科技此次捐贈的「國際微電子學程」,內容包括先進IC實體設計、VLSI、EDA工具等先進IC設計所需的一系列完整專業知識,並與工業局智慧電子學院委託執行單位台科大合作,開辦每期長達220小時完整的培訓課程;且在課程結束後,將協助安排取得完訓合格證書的學員與企業進行媒合,提供企業有更多人才招募機會。新思與工業局期盼透過智慧電子學院多元培訓模式的推動,擴大人才供給面來源,提升人才的質與量,充分地支援IC設計產業正向發展。


新思科技總裁暨共同執行長陳志寬指出,新思目前在台灣擁有將近四百位高階半導體軟體研發人才,為深化與產官學間的合作關係,繼2015與台大、成大、清大、交大成立「IoT物聯網應用設計實驗室」計畫之後,該公司此次更與經濟部工業局、資策會、台科大等單位合作,捐贈國際微電子學程並開辦人才養成班,讓為數眾多的科技大學也能受惠,學生們也能從校園時期即接觸到實用的設計軟體技術,進而培植符合企業所需的高階研發人才,提升台灣整體的研發能量。

標籤
相關文章

Google攜手科技部 AI人才培育帶動產業升級

2018 年 07 月 05 日

單顆GPU聯結多螢幕 超微打造繪圖新天地

2010 年 05 月 10 日

智慧手機與平板搭售 產品訂價學問大

2012 年 03 月 08 日

升級UHD/大螢幕 4K電視/平板手機CES最吸睛

2013 年 01 月 18 日

聲控/聲紋辨識火紅 數位MEMS麥克風需求勁揚

2013 年 12 月 16 日

另闢獲利蹊徑 無線充電模組廠轉攻利基市場

2014 年 08 月 12 日
前一篇
生態系統成形 802.11ad商用鳴槍起跑
下一篇
Mouser供貨微芯USB Type-C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