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感測融合限制大 純視覺路線成本效益突出

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至今,多模態感測器融合一直被視為實現高等級自動駕駛的主流方案。然而,最新的研究資料顯示,這項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面臨著系統性挑戰。時間同步問題導致僅有86.6%的感測器訊息能在關鍵的50毫秒內完成整合,而光達在濃霧條件下的點雲數量衰減甚至可達26%,對於特定材料甚至在20-30米距離完全無法觀測。...
2025 年 06 月 26 日

災難時刻不斷線:民間社群發力 織造台灣在地Meshtastic通訊網

台灣位處地震帶,也是颱風頻繁登陸的區域,每年都面臨地震、暴雨或強風帶來的天災危機。當災難突然降臨,導致停電與斷網,人們日常使用的電子裝置與通訊網路停擺,就可能發生無法對外求援、與親友失聯的困境,一旦資訊流通與資源協調隨之癱瘓,不只將阻礙救災行動,也無法防止災難帶來的更進一步損失。...
2025 年 06 月 27 日

樹莓派從碳移除到全球銷售

有關樹莓派軟硬體的發展可說是從未停過,例如推出更高記憶體容量的板子、推出新版的樹莓派作業系統等,以及一些降價促銷等,但若說今(2025)年上半令筆者比較印象深刻的,應該是「碳移除憑證」與「全球市場存取」這兩件事。...
2025 年 06 月 26 日

SRAM微縮面臨瓶頸 SOT-MRAM技術可望接棒

數十年來,超高速且具揮發性的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一直用來當作高性能運算架構的嵌入式快取記憶體;在這些架構中,SRAM置於一套緊鄰處理器的多層(L1、L2、L3等等)階層式系統內。其功能是儲存常用資料及快取指令,其中L1是速度最快的快取記憶體。SRAM位元密度的發展已經放緩一段時間了,而記憶體單元越來越容易面臨待機功耗的問題。...
2025 年 06 月 06 日

掃碼領藥/AI螢幕互動 智慧運輸車解決偏鄉醫療痛點

根據109年健保資料統計,全國有約707萬慢性病患者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隨著台灣人口老化,需要定時至醫院或藥局領藥的人數逐漸增加。2020年國家發展委員會於報告中提出,台灣的偏鄉地區(包括山區、沿海地區和離島)面積約為22,872平方公里,占全島面積的58.1%,居住人口約648萬人。這些地區因地理和交通不便,限制了居民與外界城市的連結,對於需要固定往返醫院領藥的居民來說,其過程耗時耗力且充滿挑戰。此外,偏鄉地區普遍存在基礎設施落後、醫療資源匱乏、交通不便(道路險峻)及年輕人口外移等問題,許多家庭只剩下年長者,他們需要自行騎車前往城市的醫院或藥局領藥,對於偏鄉居民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不過,根據NCC統計,全台灣目前設立了29,087座5G基地台,5G電波人口涵蓋率已達94.36%。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偏鄉居民也能享受網路帶來的便利,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特別是在醫療資源獲取方面。...
2025 年 06 月 04 日

光電半導體光檢測各有優勢 光電二極體/光電電晶體應用有撇步

有一類設計問題可以很容易地透過人類視覺來解決。例如,感知印表機中紙張的位置正確與否。判斷紙張對準與否對人類來講輕而易舉,但對微處理器來說則另當別論,還有手機相機需要測量環境光線,以確定是否需要啟動閃光燈,以及如何無創傷地評估血液中的氧含量?...
2025 年 06 月 02 日

全頻段接收器提升GNSS效能 強化準確度/穩健性/可靠性(1)

四十多年來,GNSS/GPS技術不斷發展,隨著準確度和可靠性的提升,已能夠支援更複雜的定位、導航和授時(PNT)應用。特別是,過去幾年來,由於新衛星訊號的不斷推出,覆蓋的頻譜持續擴展,更加快了此技術的進展。...
2025 年 05 月 29 日

AI×運動:讓科技創新連結運動場域

當AI人工智慧走進體育場,運動不再只是揮灑汗水,更成為數據與演算法交織的創新場域。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主導推動的「運動×科技行動計畫」,正以實際成果向世界展示,台灣如何以AI、物聯網、感測技術等先進科技為運動訓練、比賽與健康管理帶來突破性革新。...
2025 年 05 月 28 日

Arduino Cloud Editor加入大語言模型幫手功能

眾所皆知,若期望目前的大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有足夠程度的智慧,通常要使用高參數量的版本。然而,高參數量版本若要實現即時回應,則需要仰賴龐大的運算能力,反之,在有限運算力下,則必須接受漫長的等待回應。...
2025 年 05 月 27 日

Wi-Fi 8重點趨勢探究(1) 快速、高效率頻譜利用成重點

作為21世紀最卓越的科技成就之一,Wi-Fi經歷了幾個演變世代,每一代都在能力和範圍上有著顯著的進展。自其誕生以來,Wi-Fi從一個低速資料傳輸的管道,擴展成為一個高度可擴展的高性能通訊方式,促使無數創新的使用案例和應用得以實現。...
2025 年 05 月 19 日

NoC/BSPDN共整合 STCO解決晶片微縮難題

在雲端運算這個風雲變幻的領域,盡可能在物理和功率限制下釋出最大的運算資源已經成為首要之務。雲端服務商試圖透過設計性能強大的多核處理器來最佳化資料中心的效率,這些處理器單顆晶片的CPU核心數量通常超過100個,藉此同時服務眾多用戶。這種高密度設計可以共享硬體資源,包含網路、記憶體和儲存設備,這能讓每顆CPU成為可租用的運算單元。...
2025 年 05 月 14 日

車用WBG IC可靠度驗證達陣 確保高電壓/高功率可靠度

電動車技術的快速發展,800V電力系統逐漸成為主流,甚至還有大廠開出1200V的氮化鎵(GaN)功率晶片規格。隨著電壓與功率的提升,產品可靠度的挑戰也隨之增加。日益嚴格的驗證標準,如何滿足?繁雜的國際規範,又該如何掌握?是否有適用於高電壓高功率產品的完整驗證解決方案?...
2025 年 05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