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至目前為止,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出貨量已破九十五億,而研究機構In-Stat預估2009年DSP單年出貨量可達二十八億片,顯示DSP觸角已深入半導體各大領域,被廣泛用於各種領域。
自二十五年前德州儀器(TI)開啟DSP從軍事及國防領域進入商用化之濫觴,DSP發展邁入通訊領域後,更因個別應用需求日與俱增,促使其技術不斷推陳出新。DSP最主要功能是藉由其單週期乘法器或乘法累加器,來加速編解碼演算執行,使實際運行速度可達每秒千萬條複雜指令程式,這種高度運算分析技術遠超過一般微處理器(MCU)。
圖1 TI DSP首席科學家暨數位訊號處理業務發展經理方進認為,數位訊號處理器將受安全監控系統器用。 |
德州儀器DSP首席科學家暨數位訊號處理業務發展經理方進(Gene A. Frantz)(圖1)指出,隨著DSP設計轉向以產品為先、晶片次之的製造模式,扭轉整個生態系統發展順序,使目前主要集中在音訊、視訊娛樂領域的DSP技術,因其視訊分析技術的提升而擴展至安全監控應用,甚至蔓延至車用電子、醫療、綠色能源等領域。尤其DSP透過訊號處理最佳化,可將影像壓縮所成各種標準和非標準格視訊格式,如TI專為DSP發展之DaVinci技術應用在安全監控面上,可在數位攝影機捕捉來源的片段,具有D1解析度之720×480畫素H.264視訊編碼能力。
藉FPGA實現高彈性
但DSP受限於乘法加速器須完成週期運作後,才可重複運算,於是具備高度彈性運算的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便順勢崛起。且FPGA適合執行數據格式化,如串列到平行轉換、時間標記、多工和資料封包形成。FPGA元件內含針對數位訊號處理應用的構造模組,包括專用乘法引擎和靈活的記憶體結構。Altera今年7至8月舉辦全球DSP巡迴展,力推將DSP整合至FPGA內,欲藉由可重複改變組態的電路,讓使用者進行編程的邏輯閘元件以提升設計空間的彈性。
圖2 Altera台灣區應用工程經理卓文中表示,藉由FPGA高彈性編程,可擴大DSP應用範圍。 |
Altera台灣區應用工程經理卓文中(圖2)表示,藉由FPGA所具備的平行處理計算能力,可讓視訊處理更加完善。以靜態影像為例,將影像分為亮度與色度顯示處理,特別於色度上藉由RGB與YCrCb間轉換,以CR取代R、Y取代G、Cb取代B,可使原本四畫素改為一單位計算,即使影像大幅度縮放,也不會失真。
3D處理速度快馬加鞭
近期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市場當紅,而市面上衛星導航系統多採用2D,且螢幕只能顯示單一衛星圖,為了突顯產品差異化,GPS顯示器漸朝向整合DSP與3D繪圖加速器於系統單晶片(Soc)上。飛思卡爾(Freescale)DSP藉PowerVR MBX Lite 3D圖形核心結合3D繪圖加速器於系統單晶片內,包含高性能向量處理單元的PowerVR Vertex Geometry處理器,可支援3D紋理和濃淡處理。其加速器用在顯示介面單元(Display Interface Unit, DIU)上,可在每幅畫面繪出兩千個三角形、而每秒鐘更可高達六十萬個三角形,足以應付3D所需複雜運算能力。另外,為避免和MCU應用市場重複,眾多廠商以DSP結合MCU成為數位訊號控制器(Digital Signal Controller, DSC),如微芯(Microchip) DSC主要用於電機控制與智慧 感測,而飛思卡爾DSC則鎖定車用音效處理,其放大DSP即時類比訊號進行處理高速執行能力,藉由濾波器(Filter)降低音訊規格轉換時產生的雜訊。
雖然MCU和DSP應用市場部分重疊,若釐清MCU和DSP各自優勢,實際上,兩者可於應用上相輔相成(表1)。MCU可程式特性實現較高靈活度,在DSP上進行之運算均可在MCU上執行。兩者間差異在於MCU處理特定訊號的速率較慢,但可針對訊號輸入數據進行各種邏輯和運算處理,而DSP則善於執行同類訊號的大量重覆運算。
表1 DSP與數位控制器合作搭配部分功能 | ||
功能/處理器 | 數位訊號處理器 | 微控制器 |
前置處理 | 解交錯、雜訊消除、畫面縮放、色域轉換 | 畫面大小調整 |
視訊編碼 | MPGE4、H263、H.264、WMV | 位元率控制、移動重新編碼(Motion Recoding) |
視訊內容分析 | 移動偵測、事件偵測、物件追蹤、物件辨識 | 分析控制 |
影像編碼 | JPGE、JPGE2000 | 影像畫質、移動編碼 |
音訊編碼 | AAC/MP3/WMA | - |
TI藉DSP改進通訊能力後,現在廣被消費性電子採用,方進進一步指出,DSP在半導體界還屬年輕科技,因此也被賦予更多想像空間。
除新興車用或安全監控領域外,未來DSP應用甚至可支援人工眼角膜、整合各種電源,並轉換成有效電力使用,可望成為綠色能源生力軍。雖然現今綠色能源喊得震天價響,方進認為,在數位訊號能力、能源損耗與成本三大考量下,DSP勢必先提升訊號處理能力後,再考量如何降低成本,能源損耗則居末。
畢竟綠色能源市場未臻成熟前,廠商必須投入大規模成本研發才可能實現綠色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