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前端量測血氧更精準 弱光檢測效能升級(2)

作者: Alan Yang
2024 年 04 月 16 日

脈搏血氧測量是一種無創傷的血氧合(SpO2)測量方法。這種測量基於PPG的技術。整合光學前端具有明顯的優勢,然而在弱光螢光應用中,需要確定光學前端的效能。

整合光學前端的優勢

(承前文)為PoC讀取器設計訊號鏈時,有兩種不同的架構選擇:完全離散解決方案或使用整合光學前端,如圖4所示。整合解決方案的優勢之一,是有助於簡化系統設計。同步螢光檢測與LED激發的問題被解決,因為已經透過光學前端內部處理。同時,整合光學前端提供了更緊湊的解決方案,電子元件更少。整合解決方案也降低了BOM和供應管理的複雜性,實現了更小的終端裝置,也能夠透過韌體調整關鍵配置參數

圖4 採用整合光學前端的PoC檢測系統

光電二極體PD、LED驅動器和光學濾鏡配置,在沒有開發新的硬體的情況下,離散解決方案無法實現可程式化。當產品開發人員試圖隨著時間的推移,調整平台以使用新的或修的分析方法時,這種類型的可配置性是至關重要的。由於病原體的新變異株和新的疾病經常被添加到測試功能表中,建立可以修改以適應新的分析方法的平臺,而不需要修改硬體,是非常有利的。

整合光學前端具有明顯的優勢,然而,仍需要留意元件在弱光螢光應用中確定光學前端的性能。比較整合光學前端之間的訊噪比(SNR)數字,並不能真正瞭解光學接收器的實際效能。由於光通量通常較低,因此光學前端的絕對背景雜訊是關鍵參數,而不是訊噪比。儘管1/f雜訊分量會限制均值方法對背景雜訊的改善程度,但還是可以基於螢光測量的時標採用均值方法降低背景雜訊。因此,絕對暗電流雜訊,特別是閃爍雜訊,是主導因素。包括PD在內的完整系統的暗電流雜訊,在許多整合光學前端的規格表中並沒有描述,必須單獨測量。

產品如ADI的整合光學前端如MAX86171,適合PoC螢光應用。類比訊號鏈路與數位控制器的整合,使實現光接收器的單個IC解決方案成為可能。MAX86171包含訊號調理光電二極體輸入、19位元電荷整合ADC、低雜訊LED驅動器和FIFO緩衝序列介面。

當元件具有高性能和低雜訊的特性,能夠助力建構高靈敏度的檢測系統。借助均值功能和低1/f雜訊的特性,面積為7.5 mm2的光電二極體構成的訊號鏈路的暗電流雜訊僅為11 pA rms,能夠可靠檢測1 pA至10 pA範圍內的低光電二極體電流,尤其適用於低光度的螢光應用。此外,該元件的PSRR和環境光抑制特性,能夠減輕系統工程師設計電源和機械外殼的負擔。

使用上述元件驅動LED通過多層中性密度(ND)光學濾波器,再經光電二極體接收以驗證性能。透過增大ND濾波器的密度,光學衰減可在40 dB(ND2)至140 dB(ND7)之間變化,由此模擬PCR或LAMP檢測過程中螢光含量減少的行為。當衰減低於140 dB時,該元件能夠可靠檢測高於背景暗電流的光電二極體電流,並且解析度好於10 pA。上述元件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靈敏度,是因為光電二極體連接至光學前端時的暗電流雜訊很低,僅為11 pA rms。

光學前端強化系統設計

光學前端是脈搏血氧測量這類體外診斷系統的重要元件。瞭解整合光學前端的特性和優點,有助於更好地選擇合適的元件進行系統設計。在快速發展的體外診斷、系統市場中,選擇合適的光學感測器格外重要。整合光學前端可以簡化系統設計,降低了BOM和供應管理的複雜性,同時實現了尺寸更小的終端裝置。

(本文作者任職於DigiKey)

 

光學前端量測血氧更精準 弱光檢測效能升級(1)

光學前端量測血氧更精準 弱光檢測效能升級(2)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光學前端量測血氧更精準 弱光檢測效能升級(1)

2024 年 04 月 16 日

高整合SoC助臂力 電子設備增添心率監控功能

2014 年 10 月 20 日

窄光譜薄膜LED添力 穿戴裝置心率感測更精準

2015 年 05 月 07 日

醫療供應鏈智慧化 RFID/NFC強化疫苗運輸安全

2021 年 07 月 15 日

優化系統量測校正/簡化設計 穿戴裝置血氧量測更精準

2021 年 11 月 01 日

麵包板靈活加速產品開發(1)

2023 年 10 月 17 日
前一篇
台日半導體合作跨進新時代 供應鏈韌性更上一層樓
下一篇
光學前端量測血氧更精準 弱光檢測效能升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