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AG測試規範最早是由JTAG組織(Joint Test Action Group)所發展而成,而後為IEEE正式納入IEEE 1149.1的晶片設計規範當中。最主要的目的在於透過指令集與通訊協定的制定,建立基本的晶片測試架構。由於JTAG規範不僅帶動了可測試性設計的發展,大幅降低電路板測試的成本和時間,同時可在電路板上對FPGA與快閃記憶體進行編程配置,因此一直以來為業界所廣泛採用。
美國國家半導體亞太區介面部門市場經理尹俊民指出,傳統上系統設計業者在進行生產測試時,多採用電路板自動測試機(In-Circuit Tester, ICT)方式,雖然這種測試方法,可同時涵蓋數位與類比的電路測試,然而所耗費的成本高昂且為專利型(Proprietary)技術,難有統一標準。尤其當電路板修正時,更必須牽動其他相關測試設定,耗費更長的開發時間。此外,隨著FPGA的密度愈來愈高,接腳愈來愈多,ICT的技術已很難涵蓋全部的接腳,完成測試目的,往往也造成良率下降。而採用JTAG方法進行測試,只要將所有的測試接腳連接到具有5條訊號線的序列匯流排介面,即可透過JTAG晶片可完成測試,大幅簡化了原先的複雜度,也因此JTAG的角色愈來愈顯重要。
由於了解到JTAG對於工程師的重要性日益提高,NS亦開發出多款JTAG系列產品,滿足不同需求。尹俊民表示,SCANSTA101係一款嵌入式JTAG控制器(Embedded JTAG Test Master),搭配一顆MCU/MPU及Memory,而形成一個嵌入式設計,可不必透過PC的連結操作,即可完成系統自我檢測(Self-diagnostics)與系統(重新)設定的功能。
此外,為了滿足同一個系統中多層電路板的測試需求,NS則是推出可定址的點對多點(Multi-drop Addressable)JTAG橋接埠SCANSTA111。尹俊民指出,這款橋接晶片可將JTAG匯流排分割成較小的掃描鏈(Scan Chain),讓JTAG自動測試機(JTAG Tester)可選擇其中一個或同時選擇多個掃描鏈連結,以便完成特定的系統測試;此種方式有助於改善測試訊號傳輸率,加快測試時間,尤其對於FPGA和Flash Memory的重新配置具有相當大的助益。
最後,則是NS最新推出的一款全新的類比電壓監控電路SCANSTA476,其為一款設有JTAG介面的低功率晶片,可準確測量高達8條類比或混合訊號輸入通道或在其中進行取樣,以便核實印刷電路板的電源供應及重要的參考電壓,可為伺服器和運算系統、通訊設備及工業用系統,提供內部電路電壓監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