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監控系統一般可分為兩大形式:單機型與個人電腦(PC)型,單機型具有獨立影像處理機器,由於系統為封閉形式,因此具備系統穩定、資料安全不易受駭客攻擊的作用;個人電腦型監控系統具有擴充容易、使用介面彈性等優點。在電子製造技術不斷提升之下,安全監控系統將呈現更多嶄新風貌。
安全監控系統設置有幾項基本工作必須被滿足,如同時監看多個地點、多個地點攝影畫面同時顯示於螢幕上、多個地點攝影畫面以全畫面方式錄製下來。若以單機型安全監控而言(圖1),系統為封閉型,通常採用非個人電腦專用運算電路,影像監控過程概述如下:先由一個(通常為多個)攝影機鏡頭(Camera)擷取影像,透過訊號線或無線傳輸將影像訊號送到影像分割處理機器,其須負擔許多不同攝影鏡頭傳來的影像訊號(通常為1~16個),經過適當影像處理後,將影像訊號分成兩路,一路送往顯示裝置輸出影像,作用在於提供現場觀看者,如大樓管理員進行即時監看。由於監看者無法同時監看多個螢幕,故影像處理器須將多個影像縮小到可放在同一個螢幕,以方便監看;另一路影像則是透過影像處理器進行處理,以做為分時錄影功能,必須注意這個部分錄製影像為全畫面,與監看用縮小影像的則是功能完全不同。
由於網際網路十分發達,不管是利用有線網路或是無線網路來傳輸影像都很方便,甚至利用3G電信網路來傳輸安全監控畫面也是可行的。另一方面,近年來安全監控系統都會規畫由影像分割處理器送出影像訊號到網路伺服器,藉由伺服器將安全監控畫面送到遠端儲存裝置進行監看,成為另一類型監視系統。
監視系統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儘管已錄到監視畫面,卻因為攝影機鏡頭規格太差,導致監視畫面模糊無法辨認,這通常是由於鏡頭解析度過低、動態表現過差、夜間光線微弱效果不佳等因素所引起。另一方面,目前的監視系統也積極改善諸多缺點,這點須從監視系統影像處理器與所搭配的攝影機頭同時改善,一般的作法則是改採彩色監視系統,以提高畫面解析度,此外,並加入紅外線錄影夜視功能,這些規格提升對於監視畫面錄製品質有很大改善。
以紅外線攝影機來說,主要透過攝影機所搭配的紅外線LED來產生光源,提供人眼無法見到的紅外線光源,即使在黑暗環境中,也可供應監視攝影機所需攝影光源。一般來說,搭配紅外線LED數目越多,監視攝影鏡頭可看到距離就越遠,從簡單10公尺監視器攝影機(搭配12顆左右高亮度紅外線LED)、一般20公尺監視攝影鏡頭(搭配24顆左右高亮度紅外線LED)、高階50公尺監視攝影鏡頭(搭配84顆左右高亮度紅外線LED),以上皆可依照實際應用狀況來調整(表1)。
夜間或黑暗環境等特殊用途安全監控系統,可錄影距離又比整合型紅外線LED攝影機來得遠,因此紅外線光源就成較佳選擇,使用LED做為主要紅外線光源來源,會比使用燈泡做為發光源的紅外線照明裝置省電。以一個可照射17公尺紅外線照明器來看,使用LED光源約須150瓦特功率,使用燈泡型發光源紅外線照明器約需500瓦特功率。而專用型LED紅外線照明系統通常以多個LED排成陣列(圖2)或是圓形為最常見形式。
戶外用監控攝影機須具備風吹雨淋、防塵以及防水等功能,以因應監視攝影鏡頭安置於戶外的環境,而防塵與防水功能等級則是有一個判斷的數字,也就是防護等級(IP)加上兩碼數字,亦是一般所說的IP防護等級,另外,IP防護標準是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組織所規範,也就是熟知的IEC60529標準,主要適用於電子裝置,藉由封裝密合所提供內部電子保護的客觀判斷標準,第一個數字表示電子裝置可防止進入異物大小,也就是防塵等級(表2),第二個數字表示電子裝置可承受防水程度,也就是防水等級,這兩個數字愈大,防護功能越強。
另外,第二個數字代表電子裝置防水能力(表3),同樣是防水功能,面對水壓大小不同或是水滴入射角度不同,都有不同程度防水效果,數字越大效果愈好。以安全監控攝影機來說,一般都會做到IP66等級,可完全防止灰塵進入,防止下雨時水滴造成攝影機損壞。
簡單監視系統是被動的錄製畫面,畫面呈現取決於監視系統初始架設狀態,由於無法因應監視目標有太多出乎意外的狀況,也造成監視效果大打折扣。監視系統為了因應監視環境有任何風吹草動,若監視環境聞風不動,錄製到的畫面重要性就較低。因此,優異的監視系統須具有一組「移動偵測」功能,為何稱為一組呢,因為通常移動偵測架構方式很多,所能應付狀況各有不同,常常要搭配好幾種方法達到使用效果最好,如在攝影機鏡頭部分,可採取的移動偵測措施就是搭配一個紅外線感應器,偵測周遭環境是否有物體移動,以決定錄影的方式或鏡頭攝影的方向,鏡頭移動通常需要一組額外的電子控制裝置,以驅動承載攝影鏡頭支架移動到想要的攝影方向。
變焦(Pan/Tilt/Zoom, PTZ)攝影機便可達到這樣的作用,一旦被監視目標有狀況發生,監視攝影機不僅可左右移動攝影機頭(Pan),還可上下移動攝影鏡頭(Tilt),若目標物體接近或遠離,還可適時縮小或放大目標物(Zoom),有上述三種功能的攝影鏡頭,就是所謂的PTZ攝影機,其可有效處理監測目標物體三度空間移動,如此一來,PTZ攝影機作用就會比傳統監視攝影機來得強大許多,透過程式預先設定,PTZ攝影機可有效監看四周環境,而非傳統監視攝影機,只能監看固定方向,省去架設多個攝影機的成本;若配合適當移動偵測功能,PTZ攝影機將可成一個功能強大的安全監控攝影機,可以隨著被監控目標,進行左右上下擺動的功能,一步都不離開它的「視線」,即使被監控目標物遠離,透過內建影像縮放功能,可適時針對監控目標做影像放大(縮小)動作,不讓監控目標逃出「視線」之外。以Everfocus的VTZ1000為例(圖3),就具有360度旋轉能力、216X影像縮放能力(光學18X、數位12X),因此能夠將監控範圍大幅擴大。
一般大樓管理監視器螢幕畫面,會發現以往大樓監視器顯示螢幕通常由4個畫面同時呈現,將螢幕切割成4個均等大小,以監看4個不同地點畫面,一般稱為「4分割」,隨著技術進步,越來越多畫面可同時被顯示於螢幕上,如可同時監看8個畫面的「8分割」監視系統、16個畫面的「16分割」監視系統以及「32分割」監視系統,都已出現在市面。
分割數越多,監視系統所須處理頻寬就越大,需要的記憶體緩衝也就越多,連帶應用於監視系統的影像處理器晶片必須包含更多接腳以滿足多個影像輸入來源。一個具有「32分割」系統並非一定要接滿32支攝影機,可視實際需要接上合適數目的攝影機,通常是在17~32支攝影機間,若是實際需求小於17支,只要選用「16分割」監視系統即可。目前「16分割」監視系統由於價格趨於合理,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另外,具有全雙工功能的監視系統也逐漸成為主流,若是同時具有錄製、監看與回播功能則稱為全雙工監視系統。全雙工監視系統通常在錄製時對於每個頻道影像有特殊標記,方便回播時播放特定頻道影像之用,因此在播放時須運用原有監視系統才可順利播放,因此於系統所使用視頻訊號磁帶記錄器(VTR)做為儲存媒介特別重要,具有全雙工功能監視系統,方能在觀看已錄製監視畫面時,則是不會出現中斷現有監視畫面的錄製。目前錄製監視畫面的媒體多半已改為數位視訊錄影(DVR),通常儲存在硬碟或光碟片上,由於錄製數位化,因此若有適當軟體配合,可一改過去機器播放監視畫面,儘管如此,具有全雙工功能監視系統仍有一定方便性,也是目前主流規格。
以往的攝影機與監視器螢幕多半為交錯式顯示器(Interlaced Display),奇畫面與偶畫面交錯錄製,若是採用該系統,須使用同樣是交錯式顯示器來回播影像,以避免人工處理後的影像失真,雖然,畫面解析度僅為循序式畫面的一半(圖4),但是最嚴重的問題在於印製靜態特定畫面的時後,影像因解析度僅有正常循序式(圖5)畫面的一半,因而產生很大的困擾。以目前技術而言,將交錯式畫面轉為循序式畫面技術大致成熟,但是由於監視系統成本與應用不如電視強調畫質來得舒適的考量條件,監視系統的解交錯技術通常都是最簡單的Bob或是Weave兩種技術,其中,Bob技術(圖6)則是將奇畫面(或偶畫面)每一條掃描線重複一次,以達到補滿解析度的要求,但是也就是因為直接將掃瞄重複顯示,Bob解交錯技術解析度較低,它的優點是設計簡單、在動態畫面時不會產生人為缺陷(Artifact),但缺點就是畫面解析度減少一半。
Weave技術(圖7)則是將相鄰時間奇畫面與偶畫面交錯放在同一個畫面中,編織一個完整畫面,由於兼採奇偶不同影像畫面,它的優點是畫面解析度得以被保存,缺點是奇畫面與偶畫面畢竟是不同時間點畫面,勉強將不同時間點畫面湊成一個畫面,必然會產生新問題,如當畫面物體移動速度較快時,就會發現以Weave技術所形成的畫面會有很嚴重的停格現象產生。
另一方面,Bob與Weave解交錯技術由於設計簡單,其中耗費硬體資源較少,因此,十分常見於安全監控系統之中,而更高階的解交錯技術通常用於電視系統,最有名的當屬Faroudja技術,由於監視畫面錄製多採用DVR錄製,若是有關鍵畫面必須進行處理,非常容易由原始畫面透過個人電腦做適當影像處理,而不須花太多硬體資源將影像處理做得太複雜,徒增系統成本。
要達到監視系統必備的「分割畫面」監看功能,影像處理器須具有將影像縮小的能力,通常4分割機器必須將影像縮小至原來的四分之一,也就是長寬各縮小至原來的二分之一;16分割機器須將影像縮小至原來的十六分之一,也就是長寬各縮小至原來的四分之一。實際顯示不會只有固定幾種形式,為了方便監看需要,實際畫面組合種類趨於繁多,就以悠克的YK-9516影像分割處理器來說(圖8),由網頁所提供的顯示方式,就可了解大致使用顯示組合需求,且部分系統限於頻寬、硬體運算能力或是硬體資源,而不一定可同時將所有監視畫面顯示出來,而是採用限定顯示數目來架構安全監控系統。
另外,由於在回播監視畫面時,常常須將局部畫面加以放大,以清楚重點區域影像,適度放大影像能力是必須的,通常影像放大能力是長、寬各放大1倍,也就是將影像放大4倍,同時須指定放大區塊功能,以滿足需求,而為了讓重點影像更為清晰可見,簡單影像增強能力則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