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電視市場現正面臨諸多難解習題,恐將影響未來市場的成長規模,但市調機構BMCO Survey資料顯示,消費者願意花費每月平均12歐元的代價,來收看行動電視,因而顯示行動電視發展潛力相當可期。而擁有龐大年出貨量的手機,在日後將扮演市場成長的推力。
根據In-Stat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底全球行動電視廣播用戶數約1.02億,相較於2006年的340萬用戶有顯著的成長。
此外,根據英維特(InterVideo)於2005年3~6月,針對芬蘭赫爾辛基市的消費者,所作的市場調查顯示,41%的受訪對象表示,願意付費享受行動電視服務。而若以每年約7億支手機的出貨量來看,行動電視內容供應商可以維持平均每月收取10美元的營收來看,未來行動電視媒體內容的總產值將至少突破70億美元的市場商機。由此可見,未來行動電視的市場成長,手機將會扮演其中相當關鍵的角色。
DiBcom執行長Yannick Levy根據自有品牌廠商出貨量的資料預估,2006年行動電視手機的出貨量可望達到333.5萬支,而到2008年更將攀升至4,043.2萬支;此外,2007年以前,主要市場將會在西歐地區,至2008年,北美及亞太地區將會快速崛起,尤其亞太地區,更將首次超越北美地區的出貨量,成為全球僅次於西歐的第二大主力市場。
廠商預估,2008將會是行動電視手機市場快速成長的一年,其中,北京奧運將會是下一波行動電視市場成長的主要推力。
意法半導體亞太區通訊及行動多媒體事業部多媒體應用處理器技術行銷工程師江志明預計,因應2008年的奧運體育盛事,產業營運模式也可望在明年建置。屆時,市場商機將迅速引爆。
為掌握市場商機,相關業者也早已緊鑼密鼓地進行相關產品與市場的布局。
江志明提到,今年意法半導體在台灣的客戶,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手機、汽車、或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的應用,而到2007年,預估將會有更多產品在市場面世。
而另一方面,價格亦是行動電視手機市場能否大幅成長的重要關鍵。供應鏈的廠商也在嘗試不斷降低成本,不過,隨著行動電視手機架構的轉移,將可望進一步調降手機成本的目的。
以往,行動電視手機考量到整體影音視訊性能,而採用智慧型手機的基礎架構作設計,後來廠商觀察終端用戶在行動電視手機,最常使用的功能為通話、傳簡訊、玩遊戲以及收看行動電視,與消費者使用多功能手機的習慣,並無太大差異,因此思考將以中高階多功能手機架構,代替價格昂貴的智慧型手機,開發行動電視手機產品。
以目前中高階多功能手機約在新台幣10,000~12,000元不等的價格來看,相對於智慧型手機動輒須要花費新台幣兩萬多元的單價,的確更具市場競爭力。
江志明看好行動電視風潮將於2008年引爆,也將進而帶動行動電視手機裝置的需求起飛,因此,中國大陸希望能調降行動電視手機的單價至人民幣3,000~5,000元,以加速行動電視手機市場的蓬勃發展,而隨著行動電視手機架構由智慧型手機轉向多功能手機後,更朝此一理想邁進一步。
另外,採用多功能手機架構的好處還包括能藉由軟體來達成多項功能的設計,因此,多媒體應用處理器廠商也積極與軟體業者結盟,包括訊連科技(CyberLink)與英維達等都是現階段與晶片業者合作密切的軟體廠商。
不過,江志明也談到,智慧型手機開放的平台架構,對於行動電視手機開發較為容易,因此相較於多功能手機開發時間,足足減少一半;而另一方面,多功能手機因為建置收費機制的元件,將出現元件間相容性的挑戰,是廠商須要克服的課題。
雖然手機被視為行動電視市場發展重要推手,但同樣具有多媒體影音需求的汽車及PMP應用,也成為下一波行動電視的熱門市場。但受限法規很可能影響行動電視在汽車市場的發展。考量駕駛行車的安全,各國對於行動電視在汽車領域的使用皆有所規範,因此,未來汽車後座會比較有機會發展行動電視,成為售後市場可切入的市場商機。
相對於汽車市場,PMP沒有太多法規上的使用限制,李冠樺表示,PMP會成為繼手機之後,行動電視第二大主力應用市場,但受限於手機市場的龐大力量推擠,因此PMP在行動電視的應用,預估也要等到2010年,市場才會出現較明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