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商戴樂格(Dialog)正大舉進軍觸控、藍牙晶片市場。隨著蘋果(Apple)光芒逐漸黯淡,Dialog也亟欲擺脫對iPhone、iPad電源管理晶片(PMIC)訂單的嚴重依賴,並致力拓展中大尺寸觸控和Bluetooth Smart Ready等新應用版圖,以搶搭觸控PC、物聯網(IoT)發展熱潮,同時降低營收來源集中的經營風險。
Dialog亞洲區總經理Christophe Chene提到,Dialog亦已針對英特爾Bay Trail處理器平台開發一款專用PMIC,致力拓展客戶數量。 |
Dialog亞洲區總經理Christophe Chene表示,Dialog將跳脫單一PMIC供應商角色,朝多元應用市場邁進,將分別於今年第三、第四季量產中大尺寸光學多點觸控晶片,以及支援Bluetooth Smart Ready的裝置端晶片。其中,光學觸控晶片因符合Windows 8認證,支援無邊框(Edge-to-edge)面板設計,且無需高昂的氧化銦錫(ITO)導電膜成本,已成功取得緯創青睞,雙方正加緊開發一款23吋一體成型(AIO)個人電腦,可望在今年第四季正式量產。
據悉,包括廣達等一線OEM業者也研擬導入新型光學多點觸控方案,以紓解單片玻璃(OGS)等電容式觸控方案產能不足,且價格太高的困境,加速開發低成本、高透光度且良率較佳的觸控超輕薄筆電(Ultrabook)。Chene也透露,今年第四季搭載光學多點觸控面板的筆電將陸續出籠,並可望在2014年國際消費性電子(CES)展中大舉亮相,成為會場焦點。
Dialog銷售經理江民全補充,目前13吋觸控筆電的電容式觸控模組成本仍高達60~65美元,主要原因除ITO材料成本驚人外,貼合良率也不佳,將為毛利已非常低的PC製造商帶來沉重負擔;因此,相關業者遂計畫改搭不須ITO貼合對位工序,且透光度達100%的光學觸控技術,進而減少20~40%物料清單(BOM)成本,讓觸控筆電能盡快達到價格甜蜜點,加快市場滲透速度。
值此同時,Dialog也抓緊物聯網蓬勃發展契機,於近期推出業界功率最低、體積最小,並整合Cortex-M0微控制器(MCU)核心的裝置端藍牙系統單晶片(SoC),搶攻筆電、平板、手機和穿戴式電子裝置周邊設備商機。
儘管藍牙晶片市場已相當成熟,且競爭激烈,但Chene認為,隨著行動聯網裝置邁向輕薄設計而將接口外移,加上行動醫療、穿戴式電子與行動裝置的連接需求湧現,裝置端藍牙晶片的出貨成長將有巨大潛力;因此,Dialog已計畫在今年第四季量產新產品,卡位市場商機。
此外,Dialog也與飛思卡爾(Freescale)合作,跨足音訊編碼器(Audio Codec)設計領域,足見其不再具有濃厚的蘋果供應鏈色彩,搖身一變成為電源、音訊、通訊和觸控晶片的全方位供應商。Chene強調,該公司正積極轉型,將透過旗下的電源管理、無線射頻(RF)技術、MCU和數位訊號處理器(DSP)技術能力,開發多元晶片解決方案,爭取更多客戶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