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潛力佳 2020年40%穿戴式裝置將搭載

作者: 李依頻
2016 年 02 月 17 日

穿戴式裝置推升無線充電。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研究資料顯示,穿戴式裝置市場持續快速擴展,2020年將超過400億營收,並有40%穿戴式裝置將具備無線充電功能;此外,在可無線充電的穿戴式裝置市場中,智慧手表又將占大宗,2020年可達全部出貨的40%。


IHS無線電力分析師Vicky Yussuff表示,智慧手表有助引領穿戴式裝置市場採用無線充電,比方像Apple Watch和三星(Samsung) Gear S2便選擇磁感應無線充電作為唯一的充電方式;2020年Apple與三星的產品預估將占智慧手表出貨量近半,消費者可用的無線充電設備將大幅增加。


無線充電整合至穿戴式裝置的關鍵吸引力是其能提供終端使用者更多方便性。相較於智慧手機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無線充電是智慧手表和穿戴式裝置的典型充電方法。舉例來說,三星Galaxy S6和三星Galaxy S6 Edge智慧手機不僅具備無線充電,也能用USB線來進行充電,但三星的智慧手表只能透過無線充電發射座來替裝置充電,不能進行有線充電。


此外,Yussuff指出,由於外型的緣故,穿戴式裝置要進行無線充電會面臨對準位置日益困難和更需要空間自由度的挑戰,磁共振技術比起磁感應解決方案,能提供穿戴式裝置更佳的空間自由度。短期內因磁共振無線充電延遲商用部署,反而替磁感應解決方案製造機會,令其獲得較多採用,但2020年磁共振無線充電市占率可望增加。


Yussuff認為,整體來看,Apple、三星和其他使用者早期會採用磁感應技術,這是正確的一步,但這仍會有些挑戰,亦即為了穿戴式裝置市場,無線充電技術必須變得更加成熟,現今利益相關者最大的目標是避免負面的消費者體驗,以免讓無線充電發展受限;越來越多裝置採用以及消費者基礎不斷增加有助帶動更多設備配備無線充電。


另一方面,除了磁感應/磁共振等耦合技術外,非耦合技術也快馬加鞭搶占無線充電版圖,譬如Energous日前在2016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利用其首款小型化WattUp發送器展出射頻無線充電;Ossia則秀出Cota非耦合技術平台,據悉Molex亦投資該產品。

標籤
相關文章

工研院相助 中華電信飛向雲端

2009 年 12 月 24 日

提升行動裝置電池續航力 偏壓點調整扮要角

2010 年 11 月 23 日

Android 4.0規格高 中低階智慧手機得「留級」

2011 年 10 月 25 日

超前Qi陣營 富達通搶推中功率無線充電IC

2012 年 09 月 17 日

擴張教學市場勢力版圖 NI新兵myRIO出擊

2013 年 08 月 07 日

美光高頻寬記憶體襄助 英特爾強攻HPC市場

2014 年 06 月 26 日
前一篇
加速IoT標準化 開放互連聯盟再出招
下一篇
改用熱電式/超音波流量檢測 燃氣表精準/設計靈活度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