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大震盪:博通傳出收購英特爾意向,但AMD擁有關鍵否決權
最近半導體圈內盛傳英特爾(Intel)可能被博通(Broadcom)收購的消息,而台積電可能入主英特爾的晶圓製造事業。這個消息聽起來令人震驚,但從產業現況來看,確實不無可能。不過這場收購案牽涉的層面遠比想像複雜,其中最關鍵的變數,竟然是AMD手上的一張王牌。
當年英特爾和AMD簽訂的x86授權協議中有一條少為人知的條款:如果任何一方被收購,另一方可以取消授權。這意味著,任何想收購英特爾的公司,都必須先獲得AMD的首肯。這個條款當初簽訂時,各方都以為是用來防止AMD被收購,沒想到如今反而成了英特爾的緊箍咒。
英特爾、AMD的x86授權協議爭議
雖然有人質疑這種條款不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年英特爾如日中天時也曾公開表態:如果AMD被出售給一家與英特爾有直接競爭關係,且可能對x86市場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的公司,英特爾可能會尋求法律途徑,主張協議的變更控制條款,或重新談判協議條款。但如果買家是財務投資者或與英特爾競爭關係較小的公司,協議可能繼續有效。
AMD的戰略選擇
面對英特爾可能被收購的情況,AMD該如何應對?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一個被博通收購並重整後的英特爾,絕對會是更可怕的對手。博通以嚴格的成本控制和高效的營運著稱,如果讓他們接手英特爾,很可能重新點燃這家老牌半導體巨頭的戰鬥力。
但AMD也不能真讓英特爾倒下。x86架構是兩家共同的根基,更是整個PC產業的基石。如果英特爾真的出現重大經營危機,不只會動搖整個產業生態,AMD自己也會深受影響。畢竟在對抗Arm架構和輝達(NVIDIA)的戰場上,AMD和英特爾某種程度上還是戰略同盟。
可能的談判籌碼
因此,最可能的情況是AMD會和博通展開談判。除了要求現金補償外,更重要的是爭取戰略利益:
- AI市場合作:博通可以為AMD的MI300系列AI加速器開發強化的網路架構
- Altera部門處置:要求博通分拆與AMD的Xilinx有競爭的Altera部門
- ZT Systems支援:博通承諾為AMD新收購的ZT Systems提供訂單
半導體產業的新格局
這些要求對博通來說成本相對較低,但對AMD的戰略布局卻有重大意義。尤其在當前AI晶片市場由輝達壟斷的情況下,如果AMD能藉此機會深化與博通的合作,對其市場地位將有顯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潛在買家都能提供AMD這樣的戰略價值。如果是私募基金想收購英特爾,可能就只能提供現金補償,這未必足以說服AMD放行。這也是為什麼博通成為最有可能的買家之一。
諷刺的是,當年英特爾如日中天時,曾透過各種手段打壓AMD和其他競爭對手。如今局勢逆轉,英特爾的命運卻可能掌握在昔日看不起的對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