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深度資訊運算 3D影像實現真實視覺體驗

作者: 張毓麟
2007 年 12 月 27 日
電視自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是二十世紀傳播媒體的一大突破。從1930年代開始,黑白電視傳播單純的黑白影像,光是影像的傳送就引人入勝。在當時,電視的內容是以默劇為主,不需要聲音,這樣的表演形式便能引人入勝。黑白電視廣播持續一段時間,在1946年時,美國RCA公司宣布向下相容的彩色電視黑白電視規格--NTSC,掃描線共有五百二十五條,其每秒播放張數為29.97張。此一訊號規格一直沿至今日,有60年的歷史。而在50年代,電晶體技術開始發展,電晶體取代傳統的真空管,進而帶動電視的小型化及普及化,使得越來越多的家庭能夠擁有電視機。1954年開始,RCA公司開始正式播送彩色電視節目,從此電視自黑白進展到彩色。而在1963年,歐洲亦制定PAL規格,掃描線增加至六百二十五條,但其每秒播放張數為二十五張。於是,世界各地便各自採用NTSC或PAL,開始他們的彩色電視播放。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按鈕/開關/旋轉偵測難不倒 LDC實現創新人機介面設計

2016 年 12 月 08 日

高頻寬兼具功耗/空間效益  HBM掀起儲存性能革命

2017 年 10 月 09 日

高頻應用五花八門 三大評估點幫你挑對模擬工具

2020 年 11 月 23 日

加上觸控式人機介面 廚房電器更美觀/易操作

2019 年 07 月 29 日

克服電源設計障礙 大功率充電器尺寸精省有道

2021 年 04 月 26 日

突破AI GPU電源瓶頸 能源管理技術更上層樓

2024 年 10 月 21 日
前一篇
審慎考量電路板布局 降低手機音訊通道雜訊
下一篇
ST/天津一汽成立汽車電子應用聯合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