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履歷/產品溯源/學歷認證一手搞定 區塊鏈溯源認證應用童叟無欺

作者: 沈勤譽
2022 年 03 月 24 日

美牛/美豬、日本福食相繼開放, 讓食品履歷及產品溯源技術再度受到關注,其實,不只是食品業及農產品, 包括科技業、汽車業、金融保險業、時尚精品業,都紛紛導入產品溯源的區塊鏈技術,不僅要為民眾的食品安全把關, 也要防堵常見的仿冒、造假、詐騙等事件。

美國FDA推新法 食品溯源技術加速普及

產品履歷已經存在多時,但不管是紙本、數位檔案、條碼或RFID,都很難解決可能被偽造或竄改的問題,一直到區塊鏈技術的出現,透過加密鏈接的區塊結構,相關參與者可參與分布式網路的「節點」,收到進入其節點之加密分類帳的完整副本,產品資料唯有透過交叉驗證才能獲得查詢、追溯及驗證真偽,業界發現這種區塊鏈技術安全可靠、可追溯性高且不易竄改,開始打造各行業的產品溯源及防偽認證等解決方案。

以食品業為例,近幾年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 積極推動食品業採用區塊鏈技術追蹤產品供應鏈,計畫在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納入食品可追溯性(Food Traceability)的新規定,包括種植、接收、改造、製造及食品運送等關鍵紀錄都必須透過區塊鏈儲存與追蹤,藉以確保食品供應安全與民眾健康,提高來源透明度, 同時減少浪費、實現地球永續(圖1)。

圖1 食物供應鏈利用區塊鏈進行產品追蹤架構圖

IBM在2018年就建立了一套IBM Food Trust雲端區塊鏈解決方案,讓成員可以在區塊鏈共享數據,藉由數位化、分散式、不可竄改的資料,多方參與者可集體維護共用分類帳的完整性、安全性、隱私權及許可權,即使是競爭對手也能一起攜手,避免多重版本數據增加錯誤與爭議的風險。

目前包括Walmart、雀巢、家樂福等500家業者及機構,都加入了IBM的Food Trust社群, 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食品追蹤。目前食品供應鏈中,不同供應商往往有多種傳送數據的方式,且IT系統也各行其是, 未來在FDA推出新的監管規定後,各業者將合作簡化供應商數據傳送、提高區塊鏈數據準確性,加速產品履歷及追蹤技術的普及化(圖2)。

圖2 全球區塊鏈支出應用比重

時尚品牌業靠攏區塊鏈 數位憑證打假有一套

對時尚精品業來說,層出不窮的仿冒與侵權問題,總是讓品牌業者付出慘痛代價。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和歐洲智慧財產局(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EUIPO)的統計,直接影響各國經濟的仿冒行為,每年交易金額高達5,090億美元,約占全球貿易總額的2.5%。如何在實體通路與電商平台「打假」,就成了非常重要的議題。

愈來愈多精品業者與區塊鏈技術業者合作, 打造防偽方案,讓消費者透過手機掃描QR Code或智慧標籤,即可輕易辨別產品真偽。相較於傳統的防偽方案,區塊鏈標籤就像雲端身分證,具有認證程序簡單、成本合理、不易被複製或竄改、使用容易等優勢,因此頗受品牌業者、通路商、消費者青睞。

目前最常使用區塊鏈標籤的奢侈品業者, 包括酒商、鐘表、精品、美妝品等,例如瑞士奢華手表製造商Chronoswiss AG就跟LuxTag合作,打造區塊鏈產品製造溯源解決方案, 其透過QR Code或NFC標籤標記產品,協助客戶確保「加密手表」的所有權,其每支手表都附帶獨一無二的數位證書, 擁有獨一無二的序號、編碼和相關資訊, 客戶可藉此驗證手表真實性、管理手表的所有權、並追蹤手表的歷史記錄; 如果要轉賣時,透過多重簽章的模式就能將所有權安全移轉,甚至可以共同持有(圖3)。

圖3 區塊鏈經濟在主要應用場景之產值成長概況

另一方面,由於每種消費商品都有獨特防偽特徵及可追溯通路,品牌業者可隨時掌握資訊更新狀況,還可針對人口特徵、銷售淡旺季、特定消費行為進行大數據分析,讓供應商與商家獲得精準的行銷策略參考,消費者也可獲得個人化的購物推薦。

針對電商平台的仿冒行為,SimplyBrand也開發了一套區塊鏈解決方案,並結合人工智慧(AI)、大數據等技術,透過網路爬蟲的方式,蒐集各電商平台上店家的資料,包括商品、圖片、價格、賣家、發貨地等資訊,並利用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辨識、語意分析等AI技術及機器學習模型,驗證商品的真偽,一旦確認是山寨品就列入黑名單中,提供品牌業者及消費者查閱。

SimplyBrand的解決方案已獲得NIKE、華碩、微軟等大廠採用,其可為品牌業者提供假貨篩選、辨識及分析服務外,並保存盜版店家的侵權證據,未來還可串連法律事務所或執法機構,協助進行維權服務。

打擊假學歷、假證照區塊鏈認證成利器

區塊鏈技術「打假」不只對商品有效,對於個人的假學歷與假證照也能派上用場。為了打擊黑市製造及銷售的假學位和假文憑,愈來愈多大學在畢業證書上印有QRcode,透過雲端資料即可確認比對,但QRcode仍可能有仿冒盜用的行為,因此包括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都開始採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大學證書的驗證,例如馬來西亞教育部就與LuxTag合作,透過一個區塊鏈平台支援的網頁應用程式,即可驗證馬來西亞各大學的證書真偽。

全球最大的獵人頭公司Adecco則是與Aversafe合作, 透過區塊鏈技術來建立個人身分認證平台,協助企業雇主與獵人頭公司進行員工的學歷、證照等認證,目前也在爭取與大學、專業認證機構、職訓與教育訓練專業機合作進行,希望能夠節省企業或機構為了驗證相關證書、耗費的大量認證成本及時間。

台灣新創公司AuthMe則是打造了一套數位身分認證機制, 提供創新的證件查驗、臉部辨識與活體檢測系統,結合國家簽發的數位簽章,可在短短三分鐘內就完成驗證程序,希望在保護個人隱私的情況下提升使用者體驗,同時協助企業大幅節省審查成本。

目前數位身分認證最大的痛點,包括用戶申請程序麻煩、企業認證成本偏高、資料真偽難辨,AuthMe強調其數位身份認證方案可確保資料100%正確,同時可節省用戶90%申請時間,避免客戶在申請過程中因失去耐心而退出,並可節省70% 人力認證成本,目前已獲得金融業者、共享乘車平台、電商平台導入。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導入AI電網管理效率提升 虛擬電廠平衡電力供需

2018 年 10 月 18 日

十大策略科技相繼啟動 數位商業/生態系逐步成形

2019 年 03 月 18 日

物聯網時代資安第一 5G AIoT防護網大張旗鼓

2020 年 01 月 02 日

Fintech科技金融潮流盛大 如何挖掘出數據金礦?

2021 年 02 月 14 日

勤業眾信風險諮詢服務執行副總簡宏偉:建立數位信任的全面安全環境/體驗

2022 年 10 月 06 日

「贏向」AIoT時代大商機 RISC-V產業鏈力推共享/共榮

2019 年 08 月 26 日
前一篇
恩智浦與安富利攜手協辦2022年台大電機創客松 MakeNTU競賽
下一篇
IAR Systems/晶心攜手加速車用IC導入RIS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