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用光碟機的市場已甚為成熟,也因此隨著產品的標準化、規格化,光碟機產品似乎一直重覆唱著誕生、成長、沒落的三部曲。一般預期,2005年DVD燒錄機需求仍將持續增加,為光碟櫟產業主要的成長動力。
賽車是一項競速的比賽,而光碟機產業已經超越了速度的比賽,進入到價格、相容性和穩定性的比賽。光碟機產品已經進入了「後16X時代」的成熟期,產品標準化,同時難以差異化;2004年資訊用光碟機出貨量微增,整體產值減少,產品價格急跌,產品毛利急降。伴隨而來的是價格崩潰,16X燒錄機一推出,就進入激烈的價格競爭。擁有專利權的廠商,其製造成本過高;擁有量產能力的廠商,其權利金及讀寫頭的成本過高。在價格下滑,毛利急跌的情況中,兩者的策略聯盟 (合資、合約、專利授權)成為必然的趨勢,因此光碟機產業正式進入規模競爭的時代。
如圖1所示,2003年全球資訊用光碟機出貨量為2.37億台,產值108.4億美元,預估2004年全球資訊用光碟機出貨量為2.5億台,產值 99.45億美元,出貨量的年增率5.5%,產值的年增率-9%,所有的資訊用光碟機代工ASP(Average Selling Price)下降了15%。
光碟機市場的需求,是來自於桌上型PC及NB的銷售情況而定。桌上型PC市場已達成熟期,預估2004年桌上型PC出貨量為1.18億台,僅較去年增加 530萬台,年增率4.7%。NB的需求持續在增加中,預估2004年NB出貨量為4,450萬台,較去年增加了910萬台,年增率25.7%。
半高型光碟機出貨量,預估2004年為1.94億台,較去年增加了740萬台,年增率3.95%。薄型光碟機出貨量,預估2004年為6,400萬台,較去年增加1,260萬台,年增率24.5%。在桌上型PC及NB的市場中,NB的比例正逐年增加中,2003年NB的比例僅佔23.5%,預估2004年 NB的比例會增加到27.8%,顯示薄型光碟機的出貨量也會隨之增加。
2003年全球CD-ROM光碟機的出貨量為7,650萬台,產值為13.5億美金,預估2004年全球CD-ROM光碟機的出貨量為5,960萬台,較去年減少了1,690萬台;產值為8.9億美元,較去年減少4.6億美元。2004年CD-ROM光碟機佔整體光碟機出貨量的23.7%,佔整體光碟機產值的8.9%(圖2)。
CD-ROM光碟機可分成半高型(H/H)光碟機及薄型(Slim)光碟機兩種,其中,H/H的CD-ROM光碟機佔全部CD-ROM光碟機2004年出貨量的87%,產值的80%;Slim的CD-ROM光碟機佔全部CD-ROM光碟機出貨量的13%,產值的20%。無論是出貨量及產值,H/H的CD- ROM光碟機所佔的比例均較Slim的CD-ROM光碟機高。
CD-ROM光碟機無論是出貨量或產值,都是呈現逐漸衰退的情況,遞減的部份被其他進階的光碟機所取代。目前僅在南美、中亞、東歐及中東地區有穩定的需求,而其他地區的需求則是快速遞減。
預估2004年CD-ROM半高型光碟機平均代工ASP及毛利,分別為13.6美元及1.31美元;CD-ROM薄型光碟機平均代工ASP及毛利,分別為 22.8美元及3.3美元,代工ASP下滑了15%,毛利下滑了22%。圖3呈現出ASP及毛利下滑的趨勢,為了有效降低成本結構,以維持競爭力, HLDS及TSST採取逆向操作,擴大生產,以收規模經濟之效,驅使小型的製造商在CD-ROM的空間會越來越小。
2003年全球DVD-ROM的出貨量為3,620萬台,產值為11.5億美金,預估2004年全球DVD-ROM的出貨量為3,650萬台,僅較去年增加30萬台;產值為9.6億美元,較去年減少1.9億美元。2004年DVD-ROM光碟機佔整體光碟機出貨量的14.6%,佔整體光碟機產值的9.6% (圖4)。
DVD-ROM光碟機可分成半高型(H/H)光碟機及薄型(Slim)光碟機兩種,2004年其中H/H的DVD-ROM光碟機佔全部DVD-ROM光碟機出貨量的86%,產值的79%;Slim的DVD-ROM光碟機佔全部DVD-ROM光碟機出貨量的14%,產值的21%。無論是出貨量及產值,H/H 的DVD-ROM光碟機所佔的比例均較Slim的DVD-ROM光碟機高。唯讀型(CD-ROM及DVD-ROM)光碟機的應用是以桌上型PC為大宗,僅小部份應於NB上。
2004年DVD-ROM的出貨量雖然微幅增加0.83%,但是因為價格下跌,使產值減少16.5%。DVD-ROM光碟機被功能更強的COMBO機及DVD燒錄機所替代,所以在主要市場的銷售量為遞減,但在南美及東歐是增加的,成長最顯著的區域是中國及印度。
預估2004年DVD-ROM半高型光碟機平均代工ASP及毛利,分別為24.1美元及4.1美元;DVD-ROM薄型光碟機平均代工ASP及毛利,分別為39.5美元及9.4美元。圖5呈現出ASP及毛利下滑的趨勢,與去年比較,半高型光碟機ASP下滑15.7%,毛利減少31.8%;薄型光碟機ASP 下滑19.5%,毛利減少38.9%。
2003年全球CD-RW燒錄機的出貨量為5,530萬台,產值為20.7億美金,預估2004年CD-RW的出貨量為4,590萬台,較去年減少940 萬台;產值為11.9億美元,較去年減少8.8億美元。CD-RW光碟機佔整體光碟機出貨量18.3%,佔整體光碟機產值11.9%。
CD-RW燒錄機可分成半高型(H/H)光碟機及薄型(Slim)光碟機兩種,2004年其中H/H CD-RW燒錄機佔全部CD-RW燒錄機出貨量94.3%,產值87.9%;Slim的CD-RW燒錄機佔全部CD-RW燒錄機出貨量5.7%,產值 12.1%。無論是出貨量及產值,H/H的CD-RW燒錄機所佔的比例均較Slim的CD-RW燒錄機高(圖6)。
2004年CD-RW的市場模規減少16.9%,價格急速下跌,產值減少42.5%。主要的原因是CD-RW的功能被COMBO機及DVD燒錄機所取代,同時COMBO機及DVD燒錄機的價格下跌至消費者可接受的範圍,所以在主要市場的銷售量快速減少,但在南美、東歐及中亞則是微幅減少。
預估2004年CD-RW半高型光碟機平均代工ASP及毛利,分別為25.9美元及4.2美元;CD-RW薄型光碟機平均代工ASP及毛利,分別為59.9美元及14.9美元。
圖7呈現出ASP及毛利下滑的趨勢,與去年比較,半高型光碟機ASP下滑28.4%,毛利減少58.3%;薄型光碟機ASP下滑13.6%,毛利減少29.6%。
2003年全球COMBO機的出貨量為3,840萬台,產值為26.8億美金,預估2004年全球COMBO機的出貨量為5,110萬台,較去年增加 1,270萬台;產值為25.5億美元,較去年減少1.3億美元,COMBO機佔整體光碟機出貨量20.4%,佔整體光碟機產值25.6%。
COMBO機可分成半高型(H/H)光碟機及薄型(Slim)光碟機兩種,2004年其中H/H COMBO機佔全部COMBO機出貨量44%,產值34.2%;Slim COMBO機佔全部COMBO機出貨量56%,產值65.8%(圖8)。無論是出貨量及產值,Slim COMBO機所佔的比例均較高,是由於Slim COMBO機是2004年NB的主流配備。
2004年COMBO機的價格急速下跌,驅動市場成長的動能;產值減少5.2%,市場模規增加33%。未來HLDS、TSST、Lite-On、Panasonic這些有能力支配市場的公司,希望價格下跌的速度減慢。但是目前準備進入這塊市場的台灣廠商,將會造成價格再度下滑7-10%。 COMBO機是目前市場主流,未來主要的BRIC新市場-巴西(Bras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及中國(China)。
預估2004年COMBO半高型光碟機Q4的OEM ASP及毛利,分別為34.4美元及6.4美元;COMBO薄型光碟機Q4的OEM ASP及毛利,分別為51.1美元及11.5美元。
圖9呈現出OEM ASP及毛利下滑的趨勢,與去年比較,半高型光碟機ASP下滑28.5%,毛利下滑53.7%;薄型光碟機ASP下滑30.2%,毛利下滑48.8%。
2003年全球DVD燒錄機的出貨量為2,840萬台,產值為35.5億美金,預估2004年全球DVD燒錄機的出貨量為5,730萬台,較去年增加 2,890萬台;產值為43.1億美元,較去年增加7.6億美元,DVD機佔整體光碟機出貨量的23.7%,佔整體光碟機產值的44.2%。
DVD燒錄機可分成半高型(H/H)光碟機及薄型(Slim)光碟機兩種,2004年其中H/H DVD燒錄機佔全部DVD燒錄機出貨量的75%,產值的62.8%;Slim DVD燒錄機佔全部DVD燒錄機出貨量的25%,產值的37.2%(圖10)。無論是出貨量及產值,H/H DVD燒錄機所佔的比例均較高,未來因為NB的成長率較高,使得Slim DVD燒錄機比例會有上升趨勢。
2004年6月16倍速的DVD燒錄機問世,結束燒錄機倍速競爭的時代,取而代之是價格競爭。DVD燒錄機價格戰啟動後,有效驅動市場成長動能,DVD燒錄機市場模規大幅增加到101.7%,但價格快速下滑,使產值只增加21.4%。未來HLDS、TSST、Lite-On、Panasonic這些有能力支配市場的公司,希望價格下跌的速度減慢,而目前準備進入DVD燒錄機市場的台灣廠商,會造成價格7-10%的下跌。DVD燒錄機是目前市場主流,未來主要的新市場有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
預估2004年DVD半高型燒錄機Q4的OEM ASP及毛利,分別為52美元及17美元;DVD薄型燒錄機Q4的OEM ASP及毛利,分別為92美元及31美元。圖11呈現出ASP及毛利下滑的趨勢,與去年比較,半高型光碟機ASP下滑47.5%,毛利下滑60.4%;薄型光碟機ASP下滑35.6%,毛利下滑44.4%。
DVD燒錄機目前有五種規格(RAM、Multi、Super-Multi、DVD-RW、DVD+RW、DVD Dual),規格的使用,取決於市場的趨勢和客戶的需求,單規產品的相容性不符合客戶的需求,因此單規的存活率較低(圖12)。
以RAM為規格的DVD燒錄機因相容性太低,2003年第二季主導規格的Matsushita,由支持RAM改成全力支持Super Multi,所以之後就沒有廠商生產資訊用的DVD-RAM光碟機。
DVD-RW及DVD+RW燒錄機也因為相容性的問題,使得市佔率逐漸減少。DVD-RW的廠商在2002年起逐漸轉而生產相容性較高的Dual產品, 2004年第四季時DVD-RW的市佔率僅剩3%。而DVD+RW在品牌大廠Dell及HP的支持下,可以維持市佔率在15%,但是在今年年底,Dell 及HP分別將產品訂單由DVD+RW改成DVD Dual,所以DVD+RW的市佔率在明年之後會持續降低。
以Multi為規格的DVD燒錄機,因為Dell和HP支持Dual,使得市場對於Multi的需求很小,同時通燒規格(Super Multi)的推出,取代Multi的現有市場。預估2005年的主流規格將只剩下DVD Dual、DVD Super Multi的兩種複合的規格,而其佔DVD燒錄機的比例為Dual約60%,Super Multi約40%。
通燒規格(Super Multi)的DVD燒錄機,必須同時支付三種權利金,但是它有兼具DVD+RW、DVD-RW與DVD-RAM三種規格的相容特性。從上游的讀寫頭廠商 (HLDS、SANYO)及晶片商(Matsushita、Renesas、聯發科技),以及中游主導規格的Matsushita全力支持Super Multi,下游的全球前二大光碟機製造商HLDS、TSST投入,以及建興電子與宇極在2005年第二季有量產16倍速Super Multi的計劃,因此Super Multi已獲得上中下游的整合優勢,未來通燒規格(Super Multi)佔DVD燒錄機的比例會逐漸上升。
Super Multi的燒錄機在2003年第三季開始量產,隨即在日本風行,預估2005年第一季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將達到25%。DVD Dual兼容DVD+RW與DVD-RW兩種最普遍的規格,預估2005年時市佔率將達60%。
DVD燒錄機在2005年將以5,730萬台成為資訊市場的主流,佔整體光碟機出貨比重32.8%;預估2007年資訊用DVD燒錄機的出貨量為1.31億台,佔整體光碟體比例49.1%(表1)。
目前光碟機產業成長趨勢呈現下滑的有CD-ROM光碟機及CD-RW燒錄機,持平的有DVD-ROM光碟機,趨勢上升的有COMBO機及DVD燒錄機。預估2005年DVD-ROM光碟機會呈現下滑的趨勢,而COMBO機的成長趨向緩和,僅DVD燒錄機高速成長(表2)。
預估2005年僅DVD燒錄機在出貨量及產值有明顯的成長。COMBO機在出貨量微幅成長70萬台,但產值卻明顯減少。其他的三種光碟機,無論是出貨量,或是產值及毛利,均呈現明顯的下滑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