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組長許文通 加成法助軟板製造成本降3成

作者: 陳妤瑄
2017 年 08 月 27 日

目前的電子線路製程多採用微影蝕刻技術,像是銅箔蝕刻就得運用氫化物,會造成不小的汙染。透過加成法微細電子線路綠色製造的列印技術,將不再須要用到蝕刻技術與多道的製程,因此可減少汙染源,並縮減達80%的能源消耗量。此外,該技術更能提高材料的使用率,進而替廠商省去30%以上的成本,並改善蝕刻技術在細微導線之電性不佳及可靠度等問題。目前嘉聯益已投入1億~2億元新台幣在相關技術上,以更新其生產線。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企劃與推廣組組長許文通進一步表示,目前在歐洲與日本也開始採用印刷電子線路技術,但在整體發展上,並沒有像台灣這麼成熟,主要的原因在於工研院透過跨單位的方式,讓材料、設備、製程廠商能有效整合,即便日本也有這些相關的廠商,但因欠缺整合,因此台灣目前在印刷電子線路技術的發展速度上,是全球第一的。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企劃與推廣組組長許文通表示,加成製造技術現也正計畫用在智慧型手機等應用的透明天線。

該跨單位整合計畫,也就是工研院2016年在桃園成立的全加成卷對卷軟板生產製造技術聯盟,該計畫將在2018年2月畫下句點。加成法微細電子線路綠色製造技術的核心研發單位即為工研院,並由工研院來授權技術給給嘉聯益、達邁等軟板產業,讓其進行驗證,做基本的可靠度測試,廠商認為可用後,再進一步導入量產。工研院與廠商的合作關係是採非專屬專利授權,當計畫結束後,便會全權由廠商自行進行後續的生產。

許文通表示,該印刷電子線路可使電子線路達到3微米(µm)的程度,代表著目前在印刷電路板可達成的需求,該技術都是可以做得到的,並能滿足觸控面板、顯示器面板線路等產品的需要。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專訪GLOBALFOUNDRIES執行長Douglas Grose

2009 年 04 月 03 日

專訪惠瑞捷策略行銷副總裁Mark Allison

2010 年 08 月 02 日

汽車電子/雲端商機湧現 半導體新一輪競技賽開打

2016 年 02 月 04 日

瞄準協作機器人/智慧工廠 台廠搶搭工業4.0商機

2016 年 02 月 07 日

imec執行長Luc Van den hove:閉門造車,惟致平庸

2024 年 09 月 26 日

UWB全面革新連線體驗 車用/行動裝置/IIoT傳輸更順暢

2024 年 10 月 18 日
前一篇
專訪戴樂格新興業務事業群總經理Mark Tyndall 快速/無線充電打造營運第二支柱
下一篇
元件價格下降/可靠度大增  碳化矽MOSFET商用邁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