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關商業流程再提升 RFID產業急須調整步伐

作者: 蕭如涵
2008 年 10 月 30 日

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源自1932年二次大戰時英軍區分進入英國領空飛機之「敵我識別」(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 IFF)技術,該技術發展至今雖已超過70年,不過,直到2003年零售業者沃爾瑪(Wal-Mart)要求前一百大供應商在2005年前導入RFID,才引發市場關注。
 



除了沃爾瑪,英國最大連鎖超市特易購(Tesco)也於2003年開始進行RFID實驗;2004年5月德國零售業巨頭Metro也要求部分供應商採用RFID標籤送貨,市場上具百年歷史的英國業者瑪沙百貨(Marks& Spencer)也在2004年導入了三百五十萬個RFID標籤,隨著零售業對RFID的帶動,RFID甚至應用於運動賽事,像是2006年德國世界盃足球賽,導入RFID電子門票,2008年北京奧運更創下首例,將多達一千兩百萬張門票中植入無線射頻辨識晶片,顯示一股RFID風潮正在席捲市場。


點圖放大
資料來源:ABI Research(2007年第四季)
圖1 2006~2012年全球RFID市場產值



RFID風起雲湧 全球市場穩定成長
 




圖2 NEC經理紀駿德提到,由於RFID導入已經由試用、先導應用逐漸轉向完整的導入應用;加上預期未來RFID標籤價格將下降,有助於RFID導入實績。



依據ABI預測,2008年全球RFID市場規模將達到54.5億美元,相較2007年的45.8億美元,成長率約為兩成(圖1),估計2012年整體市場可達84.9億美元。然而,相較於2006年的預測,ABI指出2007、2008年全球RFID的發展不如預期,未來市場下修約五成,但NEC經理紀駿德(圖2)卻認為,全球RFID應用仍穩定成長,主因在於RFID導入已經由試用、先導應用(Pilot)而漸漸轉向完整的導入應用。此外,根據2007年ABI第四季統計,有關RFID標籤價格,2008年高頻(HF)標籤平均單價為1.29美元,預估2012年將下降27%至0.94美元;超高頻(UHF)被動標籤的平均單價為0.17美元,預期到2012年將降到0.06美元(約新台幣2.7元),而量大訂單則可獲得更低的報價。整體而言,標籤平均單價持續下降,2007年標籤平均單價為1.2美元,估計到2012年可降低至0.6美元,不但有助RFID導入實績持續增加,也可促使RFID成交量穩定成長。


以RFID應用層面而言,根據資策會調查顯示,2007~2012年應用成長率最高的產業為零售業、健康照護與生產製造,年複合成長率分別為38.7%、36.5%、35.8%(圖3),可以窺知RFID導入範圍。隨著零售業的帶動、RFID技術改進和標準訂定逐漸跨入多樣領域。據資策會創新應用研究所調查,RFID未來5年關鍵應用產業將是汽車、政府部門、運輸物流,產值集中在高頻、低頻(LF)技術,約達到整體硬體產值的八成,也因為該技術的成熟,未來以封閉系統應用為主,關鍵應用在車輛管理、文件管理與存取控制。


點圖放大
資料來源:ABI Research(2007年第四季)
圖3 2007、2008、2012年RFID應用產業產值



歐美零售業者帶動商機 基本建置/學習曲線為發展關鍵
 




圖4 永奕科技總經理戴念華強調RFID僅是一種媒介,攸關整體商業流程的再提升,業者能否克服學習曲線,了解RFID用途將是導入成功之關鍵。



歐美零售業者為RFID導入的先驅,其中又以沃爾瑪最引人注目。然而,2003年該公司宣布導入RFID時,其技術尚未成熟,包含資料庫、系統等基礎建設也都不健全,雖然目前已有六百個供應商導入了RFID,但也只是整體供應商的1%。永奕科技總經理戴念華(圖4)指出,沃爾瑪規模過於龐大,全球擁有七千三百家分店,在美國四千多家店中,目前也只有一千兩百家店面導入RFID,由於一家店面就需要幾十個讀取器,因此有成本考量的顧慮,雖然會繼續擴充,但是未來3年內應該無法達到全面導入的目標,沃爾瑪仍有很多系統的基本建置問題須要克服,如在供應商方面,仍受RFID學習曲線威脅,許多廠商依舊不了解導入RFID對於整體企業的影響,加上整體部署缺乏協調等因素,在在造成沃爾瑪導入RFID的瓶頸。
 



反觀比沃爾瑪晚4年導入RFID的Sam’s Club,由於只有五百多家店面,一千四百個供應廠商,基本建置的升級較為快速,且重視供應商對RFID的了解,該公司不但基礎系統建置完整,也讓供應商有時間學習適應,因此導入RFID的時間較短,也較為順利。而在歐洲僅次於Tesco的德商Metro,對於導入RFID的堅持與沃爾瑪不相上下,戴念華認為該公司具有供應鏈的概念,在導入時程上具備系統建置完整的優勢,從兩百家分店擴大導入到四百家分店,有條不紊的導入方式為主要成功關鍵。
 



從北美沃爾瑪到德國的Metro、英國的Tesco、Marks & Spencer、荷蘭的Ahold、法國的家樂福(Carrefour)等零售業者的情形來看,企業本身的系統建置以及供應商的學習曲線是成功導入RFID關鍵。戴念華強調,歐美業者帶動了RFID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香港以及中國大陸的發展潛力,更被看好,主因在於目前大多數的貨品都是在亞洲製造,如果一個電子標籤讀取一次的成本為新台幣10元,亞洲是貨品的源頭,不管貨物如何在歐美被消耗,如果採用RFID,可以被多次讀取以追溯產品源頭,而若能大量讀取達十次,單次讀取的成本將下降為新台幣1元,成本驟降勢必讓RFID的導入在亞洲市場中得以快速成長。
 



台灣RFID內需市場小缺乏商業流程概念
 



至於台灣RFID市場的進展,由於沃爾瑪旗下零售通路商Sam’s Club於2008年要求其供應商自2009年1月開始須於出貨時貼上RFID,而台灣的相關供應商有近兩百家。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副組長李雅妮表示,台灣自4年前由政府開始投資RFID,於2006年經濟部成立了RFID推動辦公室後,台灣RFID產業發展的成長率一直略高於全球,而製造製程、票證、即時訂位等領域為台灣主要應用。
 



李雅妮更進一步指出,從業者的調查中發現,未來5年國內RFID在零售(一般零售產品、一般零售通路店內應用)、物流與運輸(乘客運輸)兩大範疇的發展將是關鍵應用產業,合計約占台灣RFID市場的五成(圖5)。根據已投入的該領域業者的調查,已投入RFID的業者約有四成看好RFID未來兩年在「物流業」、「製造業」、「健康照護」等產業的應用。從應用別來看,接近五成RFID業者認為,短期間內相當成熟的門禁管理,仍是目前擴展RFID領域的主要應用;而四成的業者看好在製造業相關的應用,如製程應用、貨況追蹤與供應鏈管理等。


資料來源:資策會
圖5 2005~2012年台灣RFID市場產值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政府從2005、2006年開始,每年投入新台幣4億元扶植該產業,但也只能協助到20%的廠商,已投入RFID的業者,約有四成尚未營收。對此,恆隆科技副總經理林進華也進一步表示,台灣內需市場很小,相關業者尚未清楚導入RFID的效益,通常都是外銷廠商要求配合時才會加以導入。李雅妮也表示,相較於全球約有兩成使用者因為讀取率與投資報酬率的不明確而遲遲未導入RFID,而台灣國內大型企業卻因為不了解RFID的需求與用途而延緩導入RFID的速度,顯見RFID在台灣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
 



根據資策會資料顯示,供給端技術廠商推行RFID的困難,主要分為市場議題、同業整合、技術議題三方面。技術廠商面臨最大的困難點是使用者遲疑以及資金投入龐大,造成成本居高不下,市場資訊不易掌握,應用效益難彰顯,缺乏成功案例。而台灣內需市場小,難與國際大廠競爭,因此很多廠商會以策略聯盟或是異業結盟等方式,以彌補與國外客戶缺乏的合作網絡,但上下游廠商不易整合,缺乏業界共同標準也是一大挑戰。此外,技術議題牽涉到專利的部分,技術專利費用太高,關鍵技術被國際大廠掌握,加上研發人才的短缺,導致核心技術無法突破。
 



而就使用者導入效益來看,戴念華分析台灣廠商在RFID產業的發展仍扮演追隨者的角色,沃爾瑪的導入例子是否可以沿用於台灣市場,仍是一大問題,台灣導入RFID的實例太少,市場尚未成熟,導致許多廠商不願嘗試;再加上標籤價格太高,廠商表示UHF標籤標價在新台幣1~2元時才願意使用,而目前就算大量購買標籤,大約也只能達到新台幣6~8元的單價。但她再次強調,RFID導入攸關商業流程的提升,必須克服學習曲線的問題,確實了解RFID的需求與用途才是關鍵。
 



整體而言,雖然近兩年全球RFID發展不如預期,且有下修狀況,但歐美零售業者導入RFID已經由試用、先導應用逐漸朝向全面導入目標,推行困難上面臨的標籤成本考量與讀取率問題,也可望因全球標籤單價逐漸下降,技術發展上讀取率逐漸提升而有所改進。戴念華主張,在RFID產業中,企業必須思考整體商業目標與徹底了解導入RFID效益,克服學習曲線問題,才能有所突破。資策會也進一步指出,台灣RFID產業發展困難在於使用者不甚了解其需求與用途,在面臨整體導入的系統整合不易、設備成本太高、讀取率等狀況下,建議提供概念驗證(POC)與基礎測試環境,促成大型RFID導入之指標成功案例,提高使用者信心與國際曝光才是上策。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Win7開創觸控PC時代 性價比戰況激烈

2010 年 01 月 18 日

低成本/創新照明後勢看俏 供應鏈廠爭相布局LED商機

2011 年 05 月 02 日

專訪Freescale智慧型行動裝置行銷總監Derek Philips

2011 年 05 月 09 日

無線充電/能源採集加持 穿戴裝置電力補給更Easy

2015 年 02 月 02 日

專訪Veeco PSP技術長Laura Rothman Mauer 濕式蝕刻降低3D IC製造成本

2015 年 11 月 12 日

評估、改良、顛覆三部曲 晶片製造邁向淨零排放(1)

2024 年 01 月 30 日
前一篇
安捷倫MIPI D-PHY平台獲ST Microelectronics採用
下一篇
安捷倫更新行動WiMAX綜合測試儀軔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