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威爾自動化《智慧製造現狀報告》調查來自17個國家逾1,500位製造業決策者,以全球視角分析挑戰與機會,探討如何藉智慧製造與新興技術強化企業韌性。除聚焦AI應用外,亦延伸至資安、永續、人才議題的發展趨勢發表相關洞察。
企業對AI的認知日趨成熟,自輔助工具轉向策略賦能,應用層面則從專注於預測性維護,逐步走向如品質檢測、智慧控制等進階自主化情境。洛克威爾自動化亞太區總裁Scott Wooldridge近期於受訪中表示1:「亞太地區擁有豐富資源與創新韌性,加上數位化進程強勁,AI與智慧製造技術不再是流行用語,而是提升品質、敏捷性與成長的關鍵要素。」
製造業為高能耗產業,企業也愈加重視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目標,實現永續發展和節約資源,《智慧製造現狀報告》中有55% 受訪者表示,提升營運效率為追求永續的主因,期望透過自動化與AI改善流程,節省營運成本並促進高效能源管理。
然而,隨著企業快速導入數位化,資安也成為全球製造業面臨的第二大外部挑戰,根據《智慧製造現狀報告》,資安、通貨膨脹與能源成本於亞太地區並列為首要挑戰,為此,製造商正加速導入AI與智慧製造方案實現營運數位化,並提升員工技能以保持競爭力,資安技能也成為人才招募關鍵,最大程度地降低資安風險。
AI發展亦驅動勞動力轉型需求,製造商正尋求藉由AI提升自動化程度與工作效率,同時培養具強大分析思維能力以從事高附加價值任務。調查顯示,技能型人才需求非區域性問題,而是全球性問題,且對已開發與新興市場產業皆帶來影響。
洛克威爾自動化東南亞區域總監Marcelo Tarkieltaub表示2:「製造業過去多聚焦於設備效率、流程精簡與成本最佳化,但AI正引領趨勢轉變,成為一種策略性因應措施,重新定義至製造業中的人才潛能,促使製造商重新思考工廠人才、能力與領導定義。」針對亞洲區域,2024年有31% 的受訪者認為技能落差為主要挑戰,而2025年則降低至29%,顯示人才培育及投資已開始見效。
Marcelo Tarkieltaub進一步分享相關洞察:
- 從勞動力缺口到人才加乘:全球製造業正面臨熟練技術的人才退休速度遠超過補進新生代人才的挑戰,同時,傳統職位的設計已無法滿足數位轉型所需技能。在此環境下,AI將成為加乘的關鍵技術,透過支援預測性維護、即時品質檢測和生產最佳化等應用,讓員工得以從重複性工作中解放,投入更高附加價值的任務並加速決策能力。
- AI從工具轉向策略:除了技術投資,轉型亦涵蓋組織文化、管理模式與人才策略的全面重塑;招募與培訓需以「數位優先(Digital First)」為導向,由高階領導層推動跨部門協作,對AI將如何重塑流程具備清晰願景,並進一步投資於系統建置、夥伴關係與培訓來支持轉型策略。
- AI賦能的領導任務:企業的AI導入始於實驗,而當走向大規模應用時,領導者應將AI培訓納入核心人才發展,促進人力資源、IT與營運部門協作,對齊組織需求與技術部署,同時協助員工理解AI的目的與價值,打造可適應AI的新世代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