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業自動化與數位轉型品牌洛克威爾自動化第十年發表《智慧製造現狀報告》,此調查針對來自全球17個主要製造國家/地區的逾1,500家企業進行研究,深入剖析企業對機器學習(ML)和雲端系統等新興技術的採用趨勢,並探討AI驅動智慧製造所產生的新機會與挑戰。
洛克威爾自動化亞太區總裁Scott Wooldridge表示,亞太地區企業導入AI與智慧製造技術的動能強勁,這些技術已成為驅動品質升級、營運敏捷性與企業成長的關鍵動力。今年值得關注的是,近半數企業已積極擴大AI應用,重心已明顯從試驗階段轉向執行,以應對人力短缺、資安風險及不斷變化的永續目標。
根據最新版《智慧製造現狀報告》,通貨膨脹已連續第三年被視為最大的外部障礙,供應鏈中斷亦是備受關注的風險來源之一,企業需著重智慧製造的布局,建立具彈性與韌性的供應鏈策略,以強化對於地緣政治與全球貿易波動影響的反應能力。企業面臨的內部挑戰包括部署及整合新科技、在品質及獲利取得平衡、特定技能的人才招募等。
81% 企業表示內外部的壓力為促使數位轉型的驅動力,其中雲端/SaaS、AI、網路資安及品質管理為智慧製造技術的重點投資領域。95% 企業已投資或計畫於未來五年內投入AI/ML技術發展。本次報告進一步揭露AI在永續、資安及人才管理上的影響:
品質與永續並進:「品質控管」連續第二年成為AI的主要應用情境,50% 企業計劃透過AI/ML改善產品品質。
強化資安韌性:網路風險持續上升,資安今年成為企業第二大外部風險。報告顯示,2025年計劃導入AI強化資安的企業比例已自2024年的40% 攀升至49%。
重塑人才策略:48% 企業計劃重新調配人才計畫以應對AI與資安專業人才需求的提升,41% 企業則透過AI與自動化技術彌補技術落差、減緩勞動力短缺等問題。
本次報告顯示製造業正轉向智慧製造技術,發展高效與彈性營運的趨勢,以應對地緣政治和供應鏈中斷等全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