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臉部辨識技術剖析(3-3)

突破技術瓶頸/使用限制 3D臉部辨識技術躍居主流

作者: 鍾慶豐
2008 年 09 月 17 日
在上期文章中,談到影響系統辨識效能的開放性因子,本文將繼續討論其他三種常見的開放性因子。此外,也將陸續介紹2D技術與3D技術使用上的差異,包含3D技術開發或使用上的限制,並在最後提出有關2D與3D技術上值得注意的研究見解。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高速動態HDTV勢不可擋 新型動態估測補償技術問世

2007 年 12 月 26 日

挾高設計彈性優勢 FPGA實現GUI顯示功能

2009 年 09 月 14 日

調校與優化顯示器影像品質 二維色度計量測方案嶄露頭角

2013 年 05 月 05 日

矽穿孔3DIC技術助力 感測器外型尺寸設計再突破

2017 年 02 月 12 日

高整合音訊開關助力 Type-C音訊輸出品質更穩定

2019 年 08 月 22 日

特斯拉機器人的三重戰略:技術突破、供應鏈整合與市場開拓

2025 年 03 月 27 日
前一篇
慎選電源拓撲 LED照明效能加分
下一篇
車輛自動化程度增高 車載資通訊邁向整合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