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慧手機供應鏈調整 印度成最大進口來源

作者: 黃繼寬
2025 年 07 月 30 日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的一項新研究顯示,2025年第二季美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增長了1%,因為廠商在關稅問題的影響下,持續提前準備設備庫存。與中國的談判結果不確定,則加速了供應鏈的重新調整。在美國進口的智慧手機中,由中國組裝的比率從2024年第二季的61%,減少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25%。這一降幅大部分被印度所彌補;印度製造的智慧手機總量則同比增長了240%,現在占美國進口智慧手機的44%。

在第二季,iPhone出貨量同比下降11%,降至1330萬支,這是自2025年第一季25%增長後的修正。三星(Samsung)的出貨量同比增長38%,達到830萬支。摩托羅拉(Motorola)在美國持續擴張,增長2%,達到320萬支。Google和TCL分別排名第四與第五,Google增長13%,達到80萬支,而TCL則下降23%,出貨70萬支。

Canalys首席分析師Sanyam Chaurasia表示,印度在2025年第二季,首次成為美國最大的智慧手機進口來源,這主要得益於蘋果(Apple)在美中貿易不確定的情況下,加快將供應鏈轉移到印度。蘋果在過去幾年已擴大了在印度的生產能力,作為其「中國加一」策略的一部分,並且選擇在2025年大部分將出口產能集中在印度以供應美國市場。蘋果已經開始在印度生產和組裝iPhone 16系列的Pro型號,但仍然依賴於中國的成熟製造基地,以滿足美國市場對Pro機種的需求。

三星和摩托羅拉也提高了從印度供應美國市場的份額,儘管他們的轉變速度顯著慢於蘋果且規模較小。摩托羅拉的核心製造基地與蘋果相似,位於中國,而三星則主要依賴於在越南生產其智慧手機。

Canalys資深分析師Runar Bjorhovde則指出,供應商繼續提前備貨並維持高庫存水平,以應對2025年內即將出現的關稅風險。蘋果在第一季末迅速增加了庫存,並在第二季試圖維持這一水平。三星在第二季增加了庫存,推動出貨量同比增長38%,主要是受到Galaxy A系列設備的驅動。然而,儘管供應商提前備貨,市場僅增長了1%,這表明在日益壓力的經濟環境中,需求疲弱,且出貨量與銷售量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即使智慧手機仍然免於徵收關稅,但許多其他產品已經受到關稅影響,這可能會大大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模式,進而導致第二季的智慧手機銷售僅成長1%。

標籤
相關文章

Omdia:2021年全球智慧手機成長3.4%達13.39億部

2022 年 02 月 07 日

Google/蘋果戰線延伸 智慧電視市場劍拔弩張

2011 年 09 月 05 日

5G帶動典範轉移 手機龍頭換人坐坐看

2018 年 11 月 29 日

2019智慧手機銷售前景黯淡 2020寄望5G收復失土

2019 年 08 月 08 日

2021 Q2 PC成長能強勁 Chromebook出貨仍位居第一

2021 年 08 月 17 日

Strategy Analytics:聯發科2021年智慧手機AP出貨量躍居領先

2021 年 12 月 30 日
前一篇
意法半導體第二季淨營收27.7億美元 營業虧損1.33億美元
下一篇
TI推出Dynamic Z-Track技術電池電量計 提升電池監測準確性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