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全球對即時通訊與數位連結的高度依賴,衛星通訊技術成為強化網路韌性的關鍵。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於8月20日攜手TASA國家太空中心及三大電信商舉辦《2025台灣衛星通訊產業論壇》,以「邁向B5G與韌性聯網新時代」為題,集結產官研代表,共同探討台灣在全球低軌衛星通訊布局中的機會與定位。
自2023年國家太空中心升格為行政法人後,台灣太空科技邁入新階段,從遙測衛星到B5G通訊衛星計畫,展現持續精進的技術實力。全球低軌衛星建設已成為通訊革新與國安布局核心,台灣憑藉完整製造鏈與資通訊優勢,正站上國際太空產業競爭的最佳起點。
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副理事長暨衛星物聯網SIG總召集人、凌羣電腦總經理劉瑞隆表示,在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及台灣大三大電信商協辦下,邀請TASA國家太空中心及多家單位與專家分享,透過產官研的跨域交流,此次聚焦三大面向包括:一、技術前瞻:B5G與低軌衛星通訊的發展趨勢。二、應用落地:偏鄉教育、智慧交通、災害救援等場域的應用場景。三、產業合作:建立台灣衛星通訊產業鏈,推動聚落化發展。
論壇中,國家太空中心發表「B5G低軌通訊衛星計畫」最新進展,將以「二加四顆」低軌衛星建構具備國家安全與社會韌性的通訊網路。此計畫採創新機制,融合標案與補助模式,鼓勵國內廠商參與衛星設計、製造與操控,並提供技術輔導與太空履歷驗證。期望培育本土供應鏈,強化台灣太空產業競爭力,並促進國際商機拓展。中華電信說明「海地星空計畫」揭示多軌衛星布局策略,並強調衛星通訊在災害應變與通訊韌性中的關鍵角色。目前已導入低軌衛星服務,並規劃與國際營運商合作,推動手機直連衛星技術。實際應用方面,中華電信已於花蓮地震與颱風災後部署衛星設備,展現即時通訊支援能力。創新應用部分,凌羣電腦探討雲端與衛星物聯網結合的應用發展。攸泰科技認為地面接收裝置是低軌衛星通訊不可或缺的一環,並強調台灣網通產業具備高度競爭力與持續換代優勢,呼籲台灣廠商積極投入供應鏈製造與國際合作。相宇國際展示高中低軌衛星全方位物聯網應用藍圖,強調多軌衛星整合與遠距應用的重要性,能即時控管高中低軌衛星通訊,並推動遠距醫療、智慧船舶等創新應用。另外,耀登集團則介紹衛星驗測地圖與資源平台,讓台灣的測試平台能與國際接軌,並強調地面接收設備驗測在低軌衛星通訊中的關鍵角色,介紹與國際組織合作推動衛星設備互認標準,並揭示創新驗測模式,包含以無人機模擬等效距離當作衛星訊號進行追蹤測試,突破傳統實驗室限制。
最後與談環節中,與談人一致呼籲政府持續扮演「推動者」與「整合者」角色,強化政策穩定性與資源協調機制,以加速台灣衛星通訊產業的技術落地與商業化進程。多位與談人亦強調,台灣應善用既有ICT優勢,建立跨領域合作平台,並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讓台灣技術能量真正走向全球。
太空科技不是單一部會、組織或單一企業可以獨力完成,台灣必須透過產官學研的攜手合作,才能帶台灣產業技術升級並與國際接軌。台灣雲協劉瑞隆副理事長期許「面對國際衛星通訊新局,台灣需要整合自身優勢,從零組件、系統整合到應用服務,全面提升能量,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本次論壇台灣雲協期望凝聚產官研合作共識,為產業鏈升級與聚落化發展奠定基礎。展望未來,台灣將把握全球低軌衛星浪潮,邁向B5G與韌性聯網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