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德祭出超薄玻璃 搶攻晶片封裝市場

作者: 李依頻
2015 年 09 月 14 日

超薄玻璃可望成為晶片封裝基板新材料。微處理器封裝厚度正逐代縮減,使得散熱愈來愈困難,容易導致有機基板因溫度過高而變形,進而影響元件可靠度。因此,首德(SCHOTT)研發出新一代超薄玻璃,其在寬廣溫度範圍內具有極高穩定性,不會發生翹曲或變形,並具備封裝所需的絕佳平坦度,為晶片封裝業者提供新的基板選擇。



首德超薄玻璃部門總監Rüdiger Sprengard(左)指出,薄膜電池若使用玻璃基板可在製造過程中承受更高溫度,並具有更高的放電容量。右為台灣首德董事總經理潘世崇。



首德超薄玻璃部門總監Rüdiger Sprengard表示,玻璃是一種無機材料,與傳統的有機材料相比,能夠為晶片封裝製程帶來技術優勢。使用有機基板材料時,行動元件所產生的熱量會導致偏差甚至可靠度問題。超薄玻璃則在寬溫度範圍內擁有較高的尺寸穩定性,且為平坦形態的晶片封裝奠定了基礎。


Sprengard指出,現階段首德已能利用連續下拉法技術生產超薄玻璃,譬如厚度低於1毫米以下,甚至0.025毫米以下的玻璃,只要市場有需求,該公司皆能產出,因此他認為未來超薄玻璃用於晶片封裝基板的挑戰非來自技術面,而是如何將玻璃材料應用至半導體廠,以及業界整合等問題,比方說半導體廠該怎樣掌握此材料,也必須和設備商配合等。


除瞄準晶片封裝商機外,首德也布局智慧手機與物聯網相關的應用。Sprengard認為,超薄玻璃在未來的智慧手機將擔綱要角,因為其除了能夠當作晶片封裝的基板外,經由化學強化的超薄玻璃也可適用於指紋感應器,有助於發展行動支付的安全身分認證,加上其成本低,可望取代藍寶石、陶瓷等材料。


此外,物聯網、穿戴式裝置會應用到薄膜電池或固態電池,這些電池製程中將遇到高溫環境,而超薄玻璃耐高溫的特性,即適合作為薄膜電池基板材料,並且能提供更高的放電容量。


標籤
相關文章

物聯網投資成本飆高 電信設備市場整併潮加劇

2014 年 12 月 04 日

高/低資料量應用雙漲 LTE M2M模組商機連綿

2014 年 07 月 07 日

搶攻雲端伺服器 英特爾多核處理器輪番登場

2015 年 11 月 16 日

3D高解析地圖高資料量 實現自駕非5G不可

2018 年 04 月 15 日

蜂巢科技成長可期 5G驅動工業4.0變革

2019 年 07 月 25 日

三大要素決定IoT應用成敗

2021 年 06 月 23 日
前一篇
HCRTP元件防止溫度升高 大功率汽車電子應用更可靠
下一篇
筑波科技推出Micorpross TCL3 WPC測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