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吋廠產能全開後 誰能稱霸DRAM產業?

作者: 葉同成
2005 年 07 月 13 日
本文將試從各DRAM業者的IP專利數目、營運資金、研發經費、產品風險分散能力、晶圓產能、資本支出及量產能力,分析各家業者的優劣勢,並且剖析其生產策略,藉此推估誰能於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化解大尺寸LCD產能過剩危機 PID新殺手級應用出線

2009 年 01 月 23 日

專訪台灣瑞薩電子營業行銷事業部協理王裕瑞 瑞薩抗「震」策略全面升級

2011 年 09 月 08 日

專訪台灣亞德諾半導體應用技術經理簡百鍾 寬頻收發器應用開發更簡化

2016 年 11 月 17 日

專訪奧地利微電子台灣區總經理李定翰 AMS搶先卡位全自動智慧照明

2017 年 05 月 07 日

美中貿易戰下的華為 從專利看中國5G布局

2021 年 06 月 12 日

高速光傳輸應援AI CPO/LPO/CO各有優勢(2)

2024 年 08 月 23 日
前一篇
韓國零組件出口商來台洽商會
下一篇
液晶電視接班態勢明朗2010年前大勢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