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起,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IC市場。在2021年,中國IC市場成長到1430億美元,相比2019年的1313億美元,成長的9%。IC Insights預估在1434億美元的IC市場中,有60%(約860億美元)整合到電子系統中,其他的40%(約574億美元)則維持在當地原有的系統。圖表中呈現中國IC市場中,不同產品的比例,2020年依舊由占比26%的邏輯IC領先,創造375億美元的產值。IC Insights推測,直到2025年,邏輯IC銷售額將達到10.5%的年均複合成長率,並在中國市場維持第一。
智慧型手機及各項電子產品在中國及全球的銷量快速成長,使得微處理器(MPU)(包含專用處理器)成為中國IC市場中占比位居第二的產品,在2020年成長12%,銷售額達到327億美元。占比19%的DRAM是中國IC市場中,2020年占比第三的產品。2020年DRAM及NAND Flash的記憶體市場占中國整體IC市場的30%。中國強勁的記憶體內需,驅動中國當地生產越來越多的DRAM及NAND Flash裝置。
長期而言,中國及其他亞太地區的IC市場不斷擴大,從2020年占全球IC市場的63.8%,可預期2025年將提升至68.1%,也就是9.4%的的年複合成長率。
自2005年起,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IC消費市場,但中國現在或未來都不一定是最大的IC生產國。2020年,中國價值1434億美元的IC市場銷售額中,只有其中的15.9%(約227億美元)由中國自行生產。綜觀上述分析,總部在中國的公司只為中國的IC市場產出83億美元的銷售額,占中國IC市場的5.9%,而在中國設廠的海外公司,包含台積電(TSMC)、SK海力士(SK Hynix)、三星(Samsung)、聯電(UMC),仍是中國主要的IC供應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