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半導體產值達台幣4.17兆 成長13.6%

作者: 吳心予
2024 年 04 月 18 日

綜觀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庫存調整已接近尾聲。終端應用產品出貨恢復正成長,加上車用、高效能運算(HPC)與AIoT等長期需求支持,對半導體產業復甦有正面助益,預估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恢復正成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2024年4/16-4/18舉辦第37屆MIC FORUM Spring《智賦》研討會,發布台灣半導體產業預測。

根據資策會MIC的預估,2024年台灣半導體產值達到4.17兆新台幣,年成長率為13.6%,顯示供應鏈已經走出高庫存的陰霾。在次產業方面,受到先進製程的帶動,預計晶圓代工營收將明顯成長,達到2.4兆新台幣,年成長率達15%。至於記憶體方面,2023年第四季已接近供需平衡,預計2024年將有更大的成長動能,預計年成長率將達20%。IC設計和IC封測方面,由於終端需求尚不明朗,預計產值將分別成長10%和13%。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彭茂榮表示,2024年半導體市場的前景相對較為明朗,但仍未完全復甦,因為供應鏈仍在調整階段,產業的淡旺季週期也尚未恢復正常水準,因此對於成長仍持保守態度。

2030台灣IC製造產能仍占全球80%

根據資策會MIC的預測,到2030年,台灣IC製造業的產能仍占全球總產能的80%。2024年全球半導體產能預計將成長6%,主要受到終端需求的復甦以及人工智慧(AI)和HPC應用的推動。此外,各國政府的獎勵措施,也加速了全球先進製程和晶圓代工產能的擴增。2024年,台灣的產能將占全球的18%,預計將成長6%。

從2023年的數據來看,台灣IC製造業者的產能分布動態,2023年台廠產能在台占86%,而海外的產能分別在中國大陸占8%、新加坡占3%、日本占2%和美國占1%。展望2030年,預計台灣仍是IC製造業的重心,也是最先進製程的首發量產地,預計台灣的產能將占80%,其他地區如日本占7%、中國大陸占6%、新加坡占4%、美國占2%和德國占1%。

2024記憶體投資重點在HBM/DDR5

資策會MIC指出,2024年全球半導體廠的資本支出預計成長2%,主要集中在高頻寬記憶體(HBM)和DDR5等先進製程節點的產能投資。主要因為生成式AI和超級電腦等高效能運算應用的推動。三大記憶體廠在2024年將競相推出第五代HBM(HBM3e),預計第四季的HBM出貨量將超過50%。此外,全球HBM市場預計將持續擴大,2023年全球HBM市場規模約40億美元,占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的8%左右,預計2024年將達到10~15%的占比。

第三類半導體產值預估達196億新台幣

展望半導體產業發展,2023年台灣第三類半導體產值為183億新台幣,較2022年減少7%。主要為國內產業以晶圓代工為主,受經濟大環境不利影響。2024年台灣第三類半導體新的晶圓代工產能將陸續開出,且國內功率元件業者陸續跨入第三類半導體領域,預估2024年台灣第三類半導體產值達196億新台幣、2025年達221億新台幣。

另一方面,資料中心光纖傳輸持續驅動矽光子技術發展,由於資料中心需要更高的傳輸頻寬與速率,光纖逐漸在高速資料交換應用中取代銅線。分析技術產品,短期主要因應資料中心與通訊領域的大規模需求,預期隨著AI與HPC多元應用運算需求攀升,電路板等級的光學資料交換技術如OBO、CPO將快速發展,最終走向單一晶片內部資料傳輸或對外光學I/O的發展。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三星再發全新12層3D-TSV封裝技術鞏固市場優勢

2019 年 10 月 08 日

Marvell聚焦基礎建設市場 看好邊緣資料中心潛力

2019 年 06 月 04 日

DDR5標準正式發表 記憶體大廠超前布署升級商機

2020 年 07 月 16 日

英特爾13代處理器亮相 效能/平台規格全面升級

2022 年 09 月 29 日

英特爾發表Intel Core第14代桌上型處理器

2023 年 10 月 27 日

台捷推動半導體合作 技術/人才交流創造雙贏

2023 年 12 月 01 日
前一篇
Ceva推出多協定無線IP平台系列
下一篇
生成式AI持續發燒 HBM3e/CoWoS-L需求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