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礎建設帶動市場需求 上半年台灣工業電腦產業表現亮眼

2021 年 07 月 22 日

據TrendForce彙整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台灣工業電腦(IPC)市場因航運與供應鏈失序導致訂單遞延,合併營收規模總計約為新台幣1,054億元,年減4.7%。但隨著疫情控制得宜,台灣工業電腦業者的營收已快速回穩。2021年上半台灣工業電腦產業受惠於中國5G建設需求擴張,以及歐美為增強經濟復甦力道,加大投資如軌道、公路交通等公共建設,整體營收規模達新台幣1,151億元,年增9.2%。

綜觀2021上半年前十大工業電腦業者營收表現,樺漢科技以新台幣429.5億元位居第一,年增16.7%。樺漢歷經2010年以來的併購階段,目前正逐步融合併購廠商之技術與資源,藉以發展如工控、機器視覺、人機介面與雲網服務等新興技術,瞄準如「電動車」、「智慧醫療」及「智慧零售」等領域。

位居第二的研華科技營收為新台幣273.7億元,年增8.2%。研華早期多以併購,目前則多改採技術合作與股權投資延伸觸角至「智慧醫療」、「智慧製造」與「智慧城市」等領域,並持續以「WISE-PaaS平台」為中心,投資前述重點領域之獨立軟體供應商(ISV)與海外專業系統整合商(SI),拓展國際市場。

第三名為營收新台幣52.8億元的友通資訊,年增25.2%。友通於2017年成為「佳世達艦隊」要角,並於2019年收購網通資安廠其陽科技及自動化整合銷售通路商羅昇企業,且在2020年以新台幣83.5億元、年增18.8%的營收佳績展現收購成效,目前則聚焦於「智慧製造」、「智慧醫療」及「智慧交通與基礎設施」三大領域。

AI加速器廠商、工業電腦業者共同明確定義AI價值鏈

工業電腦產品近年因應邊緣運算趨勢而泛用於AIoT及IIoT領域,成為加速導入如機器視覺等產業AI技術進程的重要關鍵。同時,因工業電腦業者位居AI價值鏈中游端位置,故肩負銜接上游如英特爾(Intel)、超微(AMD)及NVIDIA等AI加速器廠商;下游ISV與SI的重任。

縱觀AI價值鏈,位居上游之Intel與AMD分別以相繼併購Altera與Xilinx兩家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PGA)獨立供應商,啟動建構異質運算能力之水平整合進程;位居中游之工業電腦業者,則單獨或綜合採用合資事業、技術合作、策略聯盟與併購等方式,加速垂直向下游整合ISV與SI等,如研華科技採「多元策略模式」,凌華科技採「策略合作模式」,樺漢科技與友通資訊採「併購策略模式」。

綜合前述,TrendForce預期,在AI加速器廠商與工業電腦業者於AI價值鏈整合趨勢下,未來將有更多基於異質運算平台的工業電腦產品問世,勢必將加速機器視覺等AI技術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滲透率,並預估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於2025年達860億美元。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感測技術進步帶動製造效能 搬運機器人導入最快

2018 年 06 月 20 日

TrendForce:2023年AI伺服器出貨量可望成長近四成

2023 年 06 月 01 日

AI需求火熱 HBM位元成長率可望飆升

2023 年 08 月 14 日

HBM/DDR5聯手出擊 2024年DRAM市場規模可望成長75%

2024 年 07 月 25 日

2025年晶圓代工產值可望成長20%

2024 年 09 月 23 日

3Q’24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產值創新高

2024 年 12 月 12 日
前一篇
神盾指紋辨識打入現代/起亞頂級車款應用
下一篇
Imagination GPU獲瑞昱選用拓展數位電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