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驅動半導體邁向新紀元,SEMICON Taiwan展示先進製程創新的未來

2025 年 09 月 10 日

生成式AI、電動車與人形機器人的快速崛起,正推動全球半導體製造進入前所未有的擴張時代。根據SEMI數據指出,全球晶圓月產能將在2028年攀升至1,110萬片的歷史新高,其中7奈米及以下先進製程產能將大幅成長69%,也帶動2奈米及以下技術的快速部署。這場從奈米級到埃米級的先進製程技術競賽,已不僅是單純的微縮挑戰,更是一場涵蓋材料、設備與製程的半導體技術爭霸戰。

台灣憑藉完整供應鏈與生態系優勢,持續在先進製程領域站穩領先地位。根據資策會MIC預估,2025年7奈米以下的全球先進製程產能,台廠將占高達63%,2030年台灣仍將是最先進製程量產基地,技術領先全球。SEMICON Taiwan 2025將全面展現先進製程技術最新進展,揭示從FinFET、GAA 到CFET等前瞻技術,如何驅動半導體產業邁向新高峰。

SEMICON Taiwan 2025 匯聚頂尖技術巨擘,擘劃埃米時代藍圖
作為全球半導體技術的風向球,來自世界各地的技術領袖與產業巨擘齊聚SEMICON Taiwan 2025,共同探討先進製程的未來趨勢。大師論壇中,將邀請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全球產品事業群資深副總裁Sesha Varadarajan,分享半導體產業如何透過原子級創新,實現AI發展並與之共進;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Luc Van den hove博士將探討 AI 發展持續推進下,如何驅動運算架構與半導體技術平台的革新。

在半導體先進製程科技論壇中,半導體關鍵設備與材料專家齊聚一堂,為半導體產業勾勒埃米時代的技術藍圖。台積電揭示如何以先進製程、先進3D封裝等領先技術,助力產業推進AI未來;艾司摩爾(ASML)則分享透過EUV微影技術整合先進封裝,在AI時代延續摩爾定律;ASM聚焦隨著先進邏輯技術邁向GAA架構,硬體、材料與沉積技術如何實現原子層級的精準控制;蔡司(Zeiss)闡述如何改進散粒雜訊等因素,並揭示這些因素如何決定下一代微影光學的設計。

台灣供應鏈齊發力,助攻2奈米技術突破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奈米需求超乎預期,不僅提升產能擴張速度,也帶來更嚴苛的設備精度與潔淨度要求,進一步引領台廠供應鏈投入技術創新。SEMICON Taiwan 2025 將匯聚提升晶圓製程良率的關鍵力量,包括應材(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科磊(KLA)等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中砂、晶呈科技、崇越等半導體材料供應商等,都將展出各自在先進製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與設備,為確保晶圓良率提供關鍵助力。

標籤
相關文章

三星電子選用Silicon Image HDMI 1.3系列產品

2007 年 02 月 13 日

賽普拉斯/聯華電子建立製造夥伴關係

2007 年 03 月 02 日

研華推出工業級車載電腦

2010 年 06 月 03 日

溫瑞爾嵌入式Linux平台支援豐富圖像化功能

2011 年 08 月 24 日

ST車用數位音效功率放大器實現更清晰音質

2016 年 01 月 07 日

盛群新推BH67F5362/BH66F5362 A/D MCU

2020 年 04 月 24 日
前一篇
ROHM與Schaeffler合作量產高壓Inverter Brick 推動電動車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