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深度學習

AI機器視覺實現智慧零售

作者: 尹相志
2017 年 10 月 30 日

目前看到已真正落地的無人商店,皆並非使用機器視覺技術辨識商品動向,而是使用無線射頻(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術。然而事實上,所有開發者都知道RFID技術並不能走向最後的無人商店理想,只是在目前此概念開始生成的時候,協助人們展示無人商店概念過渡時期的技術。要真正能夠達到Amazon所提出的「Just Walk Out」無人商店體驗,依然需要透過機器視覺技術完成。

然而,目前機器視覺也有其技術侷限,但卻是可以夠攻克的。本文將詳述RFID技術在無人商店的侷限,以及該如何藉由機器視覺技術,探索「新零售」、「智慧零售」的可能性。

Just Walk Out仍是考驗

Amazon Go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即是「Just Walk Out」,消費者進到商店中之後,只要從貨架上取下想要購買的商品,無須其他任何結帳手續即可離開商店完成身份辨識,並使用電子支付系統完成扣款。Amazon Go始終無法完成此理想,最為重大的原因在於Amazon Go直接將目標立定為一大型的無人商場,但至今無論是使用RFID技術或是機器視覺,都是無法完成「多人多單」的購物形式的。也就是說,那麼大一家無人商店,可能一次只能容許一位消費者進場。單以技術發展而言,要真正實現Amazon Go大約還需要2~3年的開發時間。

無人商店最大的局限是在於店面一次只能容納一位客人,系統無法判定多位客人、多筆購物車訂單的消費模式。多人多單是一個待突破的瓶頸,也是接下來技術發展最重要的目標。目前,我們團隊已在開發多人多單的機器視覺結帳技術,在不久的未來便能夠看到實驗店展示。但在那之前,我們選擇以售貨亭、飲料櫃的模式先行落實智慧零售,便省去了多人多單的顧慮,讓消費體驗更加符合消費者的期待。

消費者習慣尚未養成

事實上,「無人商店」此概念對於消費者而言十分不友善。科技應當是用以輔助人類得以更方便、更直覺地生活,無人服務的商店,可能不是消費者所期待的購物方式。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有許多無人商店的失敗案例,可以看見消費者為了逃避結帳而撕下並隨意丟在地上的RFID標籤紙;或是由於倉儲管理失準、店面無人維護,留下了滿屋腐臭報廢的食物。

因此,與其說是「無人商店」,我認為此波潮流應該使用「智慧零售」概念更為準確。而使用機器視覺辨識技術,才能真正展現智慧零售的智慧之處。

全球最大的視覺大賽ImageNet在2017年的比賽之中,冠軍得主所能做到的機器視覺準確率是81.7%,對於商用技術而言依然太低。我們的解決方式是採用四台攝影機以不同角度拍攝,採用一秒30幀攝影機,也就是說一秒能夠捕捉120張照片,再彼此勾稽比對,判斷消費者的行動與選購的商品。目前,已能透過此方式達到93%準確率。

RFID高成本不符零售應用所需

無人商店是一個以資方立場出發,希望可以降低人事成本的零售概念,並非是以消費者利益為出發點的創新。然而,RFID的標籤建置成本非常高,一張一次性的RFID標籤成本大約新台幣3元左右,而且是變動成本,零售業者將難以負擔。

機器視覺設備如攝影機與GPU則是固定開銷,並且是一次性的支出。唯一變動的是商品的影像模型建立,卻依然還是接近固定的成本。當店家商品越多、分店越多,邊際成本越低。這才是適合零售業者的硬體設備。

目前,我們團隊已能透過多台攝影機的架設,將機器視覺準確度提升至93%。儘管以商用標準而言97%~99%才是及格的水準,然而,如果就零售業中的人事成本約占三成,這樣換算下來7%的準確率依然是比三成人事成本低上許多,機器視覺在智慧零售的應用依然是值得開發並且有利可圖的技術。

(本文由尹相志口述,記者程倚華整理)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寬螢幕/環保議題升溫 FPD Taiwan顯示技術百花齊放

2006 年 07 月 25 日

背光/照明應用後市看俏 LED驅動IC市場卡位戰開打

2007 年 12 月 05 日

BEV買氣不旺 電動車廠轉攻混合動力車款

2013 年 04 月 25 日

IR LED/VCSEL分進合擊 智慧手機生物辨識能力大躍升

2017 年 11 月 20 日

軟硬體機電整合AI加值 AMR智慧移動強攻工業4.0

2020 年 12 月 21 日

歐盟/Quad接連示警 Open RAN安全不容輕忽(1)

2023 年 08 月 21 日
前一篇
固態硬碟市場隨電競熱潮帶動  SSD將成儲存主流技術
下一篇
待機電力創新低 TI發布LLC諧振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