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開可調式處理器(Configurable Processor)技術先河的ARC,在歷經2004年重新調整步伐後,快速展開一連串產品攻勢,除提供整合32位元RISC CPU與DSP功能的ARC700處理器核心系列外,更在短時間內,推出ARC Sound與ARC Video等多媒體次系統,展現積極拓展市場的雄心。
在半導體製程不斷微縮下,可調式核心(Configurable Core)在成本、功耗、產品差異化,以及矽智財保護等方面,均較固定式核心更具優勢。ARC執行長Carl Schlachte指出,固定式核心為了滿足設計者的需求,多半整合了各種不同的功能,以達到「一體適用」(One-size-fit-all)的目的,但就設計者而言,除了成本的提高外,設計上也很難達到最佳化外;而採用可調式核心,則可針對設計者的需要,自行取捨或增加指令集,來達到尺寸、記憶體容量、功耗及成本最佳化的目的。同時可透過自定功能來增加產品的差異化及競爭力,相對可提升產品的價值。
全力布局亞洲市場
可調式處理器的市場在未來幾年內將快速起飛。至於為何是現在這個時間點展開攻勢,Schlachte表示,主要原因是整體環境的成熟。他進一步指出,以往可調式處理器多半是以具有較佳研發能力的國際半導體大廠為主要採用者,而在大廠的帶動下,其周邊的衛星業者也開始重視可調式處理器技術所帶來的設計彈性,再加上消費性電子當道,產品的製造成本、功耗與差異性,成為業者的首要考量,而可調式處理器的技術特性,正好可滿足這方面的需求,因而使得整體市場的需求逐漸攀升。
也因此,ARC於2004年重新定位再出發,除了延攬具有20多年矽智財(IP)授權經營經驗的Schlachte擔任執行長,同時強化行銷與企業公共關係團隊外,也將產品線重新規畫,鎖定32位元嵌入式處理器核心為主力產品,以更積極的態度搶進可調式處理器商機,特別是成長最快的亞洲市場。
Schlachte認為,以台灣市場而言,大部分的SoC設計業者對於ARM或MIPS的32位元處理器核心的熟悉度仍不高,對ARC來說是相當好的切入點,因此將藉由不斷提高客戶對ARC與可調式核心產品的認識,以及軟硬體解決方案的支援服務,來取得更多與台灣業者合作的機會。
ARC五年前開始與台灣業者合作,當時亞洲市場的營收僅占總營收約1%,五年後已成長到8%,展現初步的經營成果。Schlachte預期,在不久的將來,亞洲市場的營收將可望達到總營收的三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