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darTech/IDT結盟 固態光達2018年量產

加拿大光達(LiDAR)研發商LeddarTech宣布與半導體廠商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IDT)結盟,雙方將合作研發LeddarCore LCA2晶片。LeddarCore係車用光達系統的接收器IC,兩家廠商本次合作的LCA2為最新技術,能以晶片建置高效能低成本的車用光達,將有助於半自動與全自動車輛拓展至大眾市場。...
2017 年 02 月 09 日

高頻5G訊號跑不遠 Small Cell角色更吃重

在4G網路環境中,Small Cell主要扮演的是補強網路涵蓋死角的角色,主要的網路涵蓋還是由大型基地台負責。但由於5G通訊所使用的頻段更高,穿透力與涵蓋範圍將比4G更差,因此Small Cell勢必將在5G網路建置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017 年 02 月 08 日

氫氣合成速度提升千倍 燃料電池應用取得重大突破

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近期宣布,該機構已經找出一種可以快速合成氫氣的鎳觸媒。與現有的鉑觸媒相比,採用鎳觸媒的成本明顯降低,且合成氫氣的速度提升一千倍。不過,在合成氫氣的過程中,改用鎳觸媒需要消耗更多能源才能進行反應,此問題還有待後續研究解決。...
2017 年 02 月 07 日

Actility/Abeeway聯手 共拓物聯網地理定位服務

物聯網地理定位添戰力。低功耗廣域網路(LPWA)廠商Actility和地理定位系統專家Abeeway宣布,將結合全球定位系統(GPS)和Actility ThingPark物聯網平台低功耗、長距離且低成本的LPWA網路,共同開發和推出一套彈性的物聯網定位解決方案。...
2017 年 02 月 07 日

讀寫速度/耐久性稱雄 鐵電記憶體進軍車用市場

支援高速讀寫,耐讀寫次數也遠高於NAND Flash的鐵電記憶體(FRAM),已經被應用在許多嵌入式電子產品中。近期日廠富士通(Fujitsu)宣布,將推出第一款針對汽車應用設計,操作溫度範圍為攝氏-40~125度,且預計將在2017年7月通過AEC...
2017 年 02 月 06 日

AI技術改變資安產業 新產品/新公司競出頭

網路攻擊事件頻傳,手法花樣百出,使得安全防禦技術也必須不斷與時俱進。有鑑於此,網路安全業者正大舉投資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等技術,盼藉此提升應對網路安全威脅的能力,這個趨勢將使得全球對大數據(Big...
2017 年 02 月 06 日

5G商轉搶頭香 AT&T/Verizon互別苗頭

在Verizon宣布將搶先於2017年進行5G服務商轉後,AT&T也發布該公司今年將於美國奧斯汀與印第安納波里,推出400Mbit/s或更高峰值速度的5G服務–Indigo。其將採用以SDN技術為基礎的ECOMP平台。不過,由於3GPP的5G標準要等到2019年才會訂定完成,因此AT&T的網路基礎建設將保留一定彈性,以便因應標準的最新發展。...
2017 年 02 月 03 日

加速HEV/EV普及 產業鏈倡導通用充電標準

為促進油電混合動力車(HEV)及電動車(EV)普及,普遍通用的充電技術標準有其必要。英飛凌(Infineon)宣布加入全球性組織 Charging Interface Initiative e.V. (CharIN),以開發、建立並推廣充電系統的世界標準;而意法半導體(ST)也宣布加入CharIN的電動車充電介面計畫。...
2017 年 02 月 03 日

廣電/OTT市場潛力佳 索思積極布局4K/8K解決方案

索思未來科技(Socionext)積極搶攻即時高畫質影像商機。看好廣電產業及OTT(Over-the-top)市場商機,索思積極投入開發支援4K與8K的HEVC多格式影像編解碼晶片與影像伺服器解決方案,企圖拿下高畫質即時影像傳輸市場大餅。...
2017 年 02 月 02 日

博世集團加入MIPI聯盟 手機感測器介面標準趨於一統

德國博世(Bosch)集團及其子公司Bosch Sensortec日前宣布將連袂加入MIPI聯盟。Bosch Sensortec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機MEMS感測器供應商之一,每四支智慧型手機中,就有三支採用該公司的感測器方案。Bosch...
2017 年 02 月 02 日

擴大布局Wi-Fi市場 芯科實驗室收購Zentri

芯科實驗室(Silicon Labs)宣布收購雲端Wi-Fi技術廠商Zentri。Zentri以雲端技術見長,提供世界各地用戶穩定的連線以及產品管理,在工業、商業及消費者應用都有觸及。 芯科實驗室執行長Tyson...
2017 年 01 月 26 日

消費升級驅動 低價智慧手機淡出中國市場

消費升級使得低價智慧型手機在中國市場上的占比已經無足輕重,中高階機種成為市場主流,同時,中國消費者對手機品牌的忠誠度也明顯提升。根據IDC調查顯示,2015年第一季到2016年第三季,人民幣2,000~2,500元以上的智慧手機占比達到22.6%,至於人民幣500元以下的手機,到2016年第三季的占比只剩下2.2%。...
2017 年 01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