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取得ARM授權 加速發展晶圓代工業務

英特爾(Intel)宣布將採用安謀國際(ARM)的Artisan實體矽智財(IP),挾帶ARM核心與Cortex系列處理器的優勢,打造10奈米製程設計平台。 ARM Artisan平台包含高效能與高密度邏輯庫、記憶體編譯器,以及未來ARM行動核心可使用之POP...
2016 年 08 月 19 日

工業物聯網面臨三大阻礙 產業攜手找解方

根據2014年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工業網路調查報告指出,工業在思考導入或升級至工業4.0或物聯網的考量有三,首先,是對於互操作性與標準平台的選擇無所適從;其次為網路安全防護措施的問題;最後是投資報酬的不確定性,導致舊式設備的升級舉步維艱。這三大主要障礙,將是工業物聯網能否落實的最大考驗。 ...
2016 年 08 月 19 日

ARM發表mbed OS 5.1 新唐開發套件大軍力挺

為降低物聯網應用開發者的進入門檻,新唐科技近日宣布,該公司將成為大中華區第一家與ARM合作mbed OS 5.1的廠商,並發表基於ARM mbed OS 5.1的NuMaker系列開發平台。該開發平台的一大特色在於結合許多廠商的支援,打造支援完整通訊協定、方便使用者快速創建和部署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
2016 年 08 月 18 日

R&S強化示波器布局 一機多用力拼差異化

隨著應用產品所整合的功能日益增加,設計工程師在開發產品時,已經很難只專注在單一領域。羅德史瓦茲(R&S)認為,過去基礎儀器專業分工的概念正逐漸被打破,一機多用將是未來趨勢。有鑑於此,在示波器市場屬於後起之秀的R&S,除了年年都有新產品問世,要拉近與市場老大哥的產品線差距外,更把多功能整合當作產品研發的策略主軸。 ...
2016 年 08 月 18 日

隔離需求無處不在 整合式方案提升電源密度

為了保障人身安全,在電源系統設計中,隔離是非常普遍的需求。不過,現有的電源隔離設計常是利用離散元件實現,對電源系統的尺寸影響甚巨。為協助客戶開發出尺寸更小巧的高功率電源系統,德州儀器(TI)推出整合隔離功能的高速MOSFET驅動器,目前在台灣已積極鎖定伺服器電源、電動機車等應用客戶。...
2016 年 08 月 17 日

不讓駭客有機可乘 SHE車網安全機制2018年普及

隨著車聯網的興起,這幾年發生不少起汽車遭駭客入侵事件;由歐洲主要車廠組成的EVITA聯盟,也因駭客事件加速了安全硬體擴展(Security Hardware Extension, SHE)與硬體安全模組(Hardware...
2016 年 08 月 17 日

雷達感測器需求強勁 半導體廠新品競出爭商機

自動駕駛汽車在市場上快速掀起一股發展風潮,雷達(Radar)與光達(Lidar)等感測元件需求日益增加。看好車用雷達市場未來發展,半導體業者競相推出新一代雷達解決方案,以搶占市場商機。 ...
2016 年 08 月 16 日

台北智慧城市新進展 環境監測/長者照護率先上路

台北市政府自從與正文科技合作,推動LoRa實驗平台後,至今已有79個團隊投入,其中60個團隊已開始著手開發產品。雖然台北智慧城市專案下大多數產品與服務目前仍在開發階段,台北市已開始有部分智慧城市的實際應用案例出現,大多集中在環境監測與高齡長照兩大領域。 ...
2016 年 08 月 16 日

強化人工智慧布局 英特爾收購Nervana

隨著聯網設備每天產生數百萬TB資料,為獲得更有價值的分析結果,人工智慧將成未來關鍵。為此,英特爾宣布將收購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新創公司—Nervana,獲得其人工智慧相關技術,以強化該公司數據分析、運算的能力,進一步擴大在資料中心和物聯網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 ...
2016 年 08 月 15 日

ams聚焦感測 NFC/RFID業務意法接手

奧地利微電子(AMS)近日宣布,為聚焦發展感測器業務,將把其現有的大部分NFC及RFID業務出脫給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僅保留與感測器有關的NFC、RFID標籤業務。 ...
2016 年 08 月 15 日

Toppan Photomask上海廠製程節點推向14奈米

日本凸版印刷(Toppan Printing)旗下光罩公司Toppan Photomasks(TPI)已核准中國上海廠的下一階段投資計畫。該廠由TPI獨資子公司Toppan Photomasks Company...
2016 年 08 月 12 日

雷達/攝影機技術成熟 車輛主動安全率先普及

自動駕駛因涉及複雜的安全考量,目前仍在起步階段;汽車主動安全則因解決方案明確,較有機會普及。裕隆集團旗下的華創車電認為,因駕駛人的駕駛行為是最無法控制的因子,只要人開的車和自動駕駛車混在一起,自動駕駛的風險仍然很高,因此在該公司在智慧汽車的布局,將先聚焦在主動安全,再循序發展自動駕駛。主動安全的蓬勃發展,也勢必將增加車用元件雷達、攝影機的需求量。 ...
2016 年 08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