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行動商機 CSR推40奈米Wi-Fi/BLE晶片

隨藍牙低功耗(BLE)技術成熟,整合無線區域網路(Wi-Fi)的組合(Combo)晶片已成大勢所趨。繼博通(Broadcom)及創銳訊(Atheros)紛紛在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展示相關新品,英商劍橋無線半導體(CSR)也不落人後,規畫推出40奈米製程的Wi-Fi和藍牙低功耗整合方案,將於2012年量產。 ...
2011 年 02 月 17 日

瞄準3G 晨星布局TD-SCDMA手機晶片

以豐富多媒體矽智財(IP)為後盾,榮登全球電視晶片霸主的晨星,欲複製此一成功經驗,進軍手機市場。2011年先以擴大市占與客戶群為目標,預期第一季該業務即可達40~50%的成長率,雖然初期以中國大陸分時同步分碼多重存取(TD-SCDMA)標準為主,然現也已著手研發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CDMA)技術。 ...
2011 年 02 月 16 日

搶SNS/LBS地盤 Facebook/Google廝殺激烈

繼收購Groupon吃閉門羹後,Google宣布將自建Google Offers團購折扣服務,且為跨足社群網站服務(SNS)推出Google+1,並已設置禁止Gmail聯絡人清單直接導入Facebook用戶名單;而Facebook則將封殺Google廣告,雙方你來我往,戰火熾烈。 ...
2011 年 02 月 16 日

展現4G效能 跨網整合大勢所趨

隨著可聯網的裝置越來越多,對於頻寬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提高資料傳輸速率,4G通訊技術應運而生,不過,要展現4G高傳輸速率,讓消費者體現最順暢的4G通訊服務,則需要各種網路技術系統的融合,包含有線與無線網路,以及各世代通訊技術的整合,才能達成。 ...
2011 年 02 月 16 日

先進製程成本漸增 EPON晶片商淘汰賽開打

看準乙太被動光纖網路(EPON)的龐大商機,博通(Broadcom)、創銳訊(Atheros)等大廠分別購併Teknovus、普然通訊(Opulan)以獲得EPON晶片的核心技術,隨著EPON推升至10G以上,其採用的更先進半導體製程費用將水漲船高,在龐大成本壓力之下,口袋不深的廠商恐將面臨極大考驗。 ...
2011 年 02 月 15 日

挾台積電奧援 創意擬打入Kinect供應鏈

繼台積電宣布將砸巨資投入18吋晶圓廠計畫,旗下創意電子也表示在訂單湧現下,2010年第四季營收超越市場預期,於淡季逆勢成長1%,全年成長率達31%刷新該公司歷史紀錄,並使2010年淨利達新台幣5.81億元,成長24%。創意電子總經理賴俊豪更表示,該公司2011年產品組合仍以通訊應用為大宗,但也已積極切入Kinect供應鏈。 ...
2011 年 02 月 15 日

進軍歐美LTE市場 PTCRB/GCF認證不可少

雖然歐洲與北美各自發展行動通訊系統,但皆將走到長程演進計畫(LTE)的階段。為解決互通性問題,LTE產品須經過認證,才能銷售,而取得認證更是與電信業者合作的重要關鍵,因此歐洲全球認證論壇(Global...
2011 年 02 月 15 日

1TB/s當道 Rambus新記憶體訊號處理搶市

繪圖卡、遊戲主機、三維(3D)影像及豐富的使用者介面激勵系統和記憶體需求高漲,看準高階圖形處理器最多可支援128GB/s的記憶體頻寬,然新世代產品預期記憶體頻寬更將推升至1TB/s,Rambus除將先進的差動記憶體訊號處理達20Gbit/s之外,更提高記憶體頻寬超過1TB/s,並已授權處理器製造商。 ...
2011 年 02 月 14 日

設備昂貴/標準未明 鋰電池測試挑戰倍增

電動車鋰電池高功率測試設備的建置費用偏高,以及電池測試具有潛在的爆炸與火災風險,遂使測試能量與測試實驗室能否符合測試需求面臨極大考驗,有鑑於此,驗證機構如UL等正積極與政府機構進行協商,計畫共同設置相關測試實驗室,以減少製造商的驗證成本,同時持續透過標準的培訓與宣導,協助客戶產品符合安全設計。 ...
2011 年 02 月 14 日

借鏡NTT DoCoMo LTE頻譜障礙迎刃解

長程演進計畫(LTE)因頻譜太分散,造成無法漫遊的問題,不但影響商用化進程,也成為電信營運商、晶片業者與相關產品製造商的一大挑戰。為避免頻譜成為發展絆腳石,NTT DoCoMo在發展LTE前,即計畫整合日本過於分散的頻段,並善用既有的2G、3G頻譜,成功解決LTE頻譜問題,並一舉提升傳輸速率。 ...
2011 年 02 月 14 日

美/日搶訂標準 智慧電網發展再推進

各國陸續展開布建智慧電網(Smart Grid),引爆龐大商機。為取得主導權,美國與日本積極制定智慧電網的統一標準,除可解決目前各家廠商各自為政的問題,強化智慧電網的互通性、健全性與安全性外,亦可進而掌握主要獲利來源,而相關廠商對此也抱以樂觀態度。 ...
2011 年 02 月 11 日

動力系統再升級 電動車甩開笨重形象

電動車大普及的關鍵在於性價比可被消費者接受,因此東風、通用(GM)、裕隆、寶馬(BMW)、福特(Ford)、豐田(Toyota)等車廠無不致力於提升電動車動力系統的效能,進而減輕電動車車體重量,打造兼具精簡現代感與美觀的設計,同時,又能達到快速回收成本,加速電動車導入大規模商業應用的目的。 ...
2011 年 02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