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百佳泰聯手建置車用乙太網測試能量

隨著國際汽車工業及自駕車技術的演進,車內影音及資料的傳輸能力與穩定性已逐漸成為車用網路技術高度關注焦點。負責車用乙太網路標準制定的OPEN ALLIANCE已於2021年1月發布TC9測試規範的最終版本,其規範於纜線和連接器,在指定通道和零組件的電氣要求和測試程序,以符合在各種速度等級下的鏈路段IEEE...
2021 年 07 月 19 日

加速新一代無線充電器開發 Microchip發布Qi 1.3參考設計

無線充電聯盟(WPC)近期發布Qi 1.3規範,要求在15W功率以下傳送器和接收器間傳輸時需進行身份認證以提高安全性。為滿足規範的要求,Microchip宣布推出全新Qi 1.3無線充電參考設計,為汽車和消費性應用無線充電系統開發人員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支援,加速新一代產品設計的無縫整合和認證過程。...
2021 年 07 月 19 日

高效能四核心MCU亮相 TI新推Sitara AM2x產品組合

MCU在新興智慧工廠與汽車的應用成長飛快,對於效能與即時控制/通訊的需求攀升,市場潛力十足。因此德州儀器(TI)推出Sitara AM2x MCU,可提升運算效能及即時通訊。AM243x MCU,除了核心效能可達6000...
2021 年 07 月 16 日

當專業影音遇上工業4.0 數位轉型促成產業跨界風潮

COVID-19疫情為科技應用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發展。為實現遠距工作,原本應用在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所使用的技術跟硬體設備,也開始應用在工廠自動化領域。這種跨界趨勢使相關產品開發商必須採用更靈活的硬體架構,也為系統整合商(SI)的功力帶來新的考驗。...
2021 年 07 月 15 日

Cadence/聯電攜手開發22奈米ULP與ULL製程認證

聯電近日宣布,Cadence數位全流程已獲得該公司22 奈米超低功耗(ULP)與22奈米超低漏電(ULL)製程技術認證,可加速消費、5G 和汽車應用設計。該流程結合了用於超低功耗設計的領先設計實現和簽核技術,協助共同客戶完成高品質的設計並實現更快的晶片設計定案(Tapeout)流程。...
2021 年 07 月 14 日

強化對晶心RISC-V支援性 IAR發表新版開發工具

嵌入式軟體開發工具與服務供應商IAR Systems近日發表新版RISC-V專用開發工具,新增對晶心科技的最新Andes RISC-V延伸集與元件的支援能力,以發揮各種RISC-V應用的最大效能。 藉由卓越的最佳化技術,IAR...
2021 年 07 月 13 日

Qi無線充電明年升級1.3版 供電設備強制搭載安全晶片

在無線充電領域擁有主導地位的無線充電聯盟(WPC),將推出新的Qi 1.3版標準。為確保無線充電產品安全運作,避免未經認證的產品傷害各種行動終端設備,Qi 1.3版將要求供電設備必須在安全晶片內儲存各種認證資料,讓受電裝置確認供電設備是否通過認證。1.3版是強制升級,WPC在標準轉換的緩衝期結束後,將不再為Qi...
2021 年 07 月 12 日

SAE/JEDEC宣布結盟 共推國防/航太用微電子標準

SAE International與JEDEC日前簽訂合作協議,共同為航太及國防領域中的微電子技術應用制定可靠的技術規範。在雙方的合作之下,可以廣納供應鏈中各方意見,集眾人之力制定符合航太及國防需求的微電子標準。...
2021 年 07 月 12 日

預防缺氧猝死 微軟結合台灣業者打造遠端血氧監控平台

COVID-19可能導致患者產生快樂缺氧症狀,導致猝死。為避免這類憾事再度發生,即時血氧監控有其必要。為此,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和台灣微軟、工研院及泰博科技等業者多方合作,開發出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並與桃園市政府、部立桃園醫院合作,本週已於醫院集中檢疫所及微負壓隔離病房上線使用,幫助醫護人員即時監測隔離患者的生理變化,更結合HoloLens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打造混合實境病房,透過物聯網傳送影像,讓遠端醫師也能接收到病房真實畫面,零接觸的診療方式,不僅大幅減少醫護感染風險,也改善疫情下第一線醫護人力不足問題。...
2021 年 07 月 09 日

超前部署量子運算 R&S收購蘇黎世儀器

蘇黎世儀器自2008年成立以來,便持續致力為科學和工業領域客戶提供尖端的量子物理測量系統。該公司從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獨立出來之後,便不斷發展壯大,其蘇黎世總部和中國、美國、法國、韓國、日本和義大利的地區辦事處共擁有100多名員工。除了量子技術外,蘇黎世儀器在物理理論研究方面也擁有強大的人脈網路和豐富的經驗。...
2021 年 07 月 08 日

宜特晶片電路修補技術跨入5nm製程

宜特日前宣布其IC晶片Focus Ion Beam(FIB)電路修補技術達5nm製程,這是從2018年首度完成7nm製程的樣品後,再次挑戰更先進製程的電路修補,並成功協助客戶優化晶片效能,加速產品上市。先進製程的開發成本越趨昂貴、晶圓產能短缺交期更長,即使電路模擬軟體(如EDA工具)的輔助設計不斷提升,仍無法確保晶片成品能百分之百達到設計目標,一旦發現電路瑕疵只能再次進行光罩改版;然而光罩價格不斐,且重新下光罩後,等待修改過後的晶片時間通常超過一個月,因此,多數IC設計業者會選擇IC電路修補,只需幾個小時內即可完成修改,確保電路設計符合預期,並降低時間及金錢的成本耗損。...
2021 年 07 月 08 日

各國政府力推政務數位化 相關IoT終端市場可達213億美元

根據調研機構Gartner統計,全球政府物聯網(IoT)終端產品及通訊市場在2022年,將達到213億美元的規模,相較2021年的175億美元成長了22%。 Gartner資深研究組長Kay Sharpington表示,全球各地政府應用越來越多的IoT技術,能更有效地監控並保護基礎設施與資產,例如控制COVID-19疫情的擴散及確保國民遵守防疫規範,以提升國民的人身安全與居住品質。此外,導入IoT有助於減少設備成本,節省下來的經費可以用於增加戶外監視器與資產追蹤等財務需求。全球超過50%政府的終端與通訊服務將用於戶外的監控設備,以提升環境健康與安全(表1)。...
2021 年 07 月 0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