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多重感知/人工智慧 機械手臂展現十八般武藝

只會按照程式設定執行重複動作機器手臂,未來將逐漸被具有各種感知能力,甚至會自主思考的機器手臂所取代。而隨著手臂所具備的技能更加多元化,許多現在仍得依靠人力來作業的生產流程,未來勢必會被手臂所取代。另一方面,這些新世代手臂由於具備傳統手臂所沒有的能力,往非製造業應用領域發展,也是值得期待的趨勢。
2018 年 09 月 06 日

台廠聯手解技術難題 MicroLED蓄勢待發

MicroLED被視為次世代的顯示技術。台灣具備豐富的LED製造經驗,已建立完整的產業鏈,面對近年來OLED顯示器的崛起,正積極投入MicroLED技術搶搭下一波商機。然而,目前由於種種技術局限,業界共識是至少要5年後才能看到MicroLED顯示器正式量產,在MicroLED正式量產之前,將MiniLED背光導入LCD的顯示產品將率先上市。
2018 年 09 月 03 日

美光轉向電荷捕捉 3D Xpoint暖身時間不多了

由於對未來技術發展路線的看法出現歧異,英特爾(Intel)與美光(Micron)在NAND Flash方面的技術合作將在一年後告終。未來美光的第四代3D NAND Flash將放棄使用浮閘(Floating...
2018 年 09 月 03 日

雷射/結構光技術各有長才 3D機器視覺助工業檢測加分

機器視覺應用領域多。無論是2D影像辨識,或是各種技術做到的3D機器視覺,都各有獨特優勢。目前,該市場規模也正在穩定成長中。
2018 年 08 月 27 日

電池/充電產業開步走 供儲能模式進化力挺電動車

空氣汙染問題近年來討論熱度不斷升溫,為解決此問題,各國相繼發布禁售燃油車的時程表,並祭出一系列的電動車產業相關輔導政策,企圖發展純電力行駛的移動工具,順應環保潮流。
2018 年 08 月 23 日

亞馬遜AI一條龍方案出陣 硬體商業務轉型仍是大哉問

AWS高峰會日前在台北舉辦,會中亞馬遜(Amazon)除了展示其雲端服務的最新進展跟產品外,同時也提出一條龍式的AI解決方案,希望加快AI應用開發的速度。然而,從亞馬遜自身的例子來看,導入AI之後,企業本身的運作也會跟著轉變。台廠是否已經做好準備,迎接由AI帶來的組織跟商業模式變革,恐怕是個大哉問。
2018 年 08 月 20 日

高畫質/可撓手機顯示優勢搶眼 LCD/OLED各有千秋

LCD與OLED是當今正紅的兩大顯示技術。中小型尺寸市場對於此二顯示技術而言,更是兵家必爭之地。
2018 年 08 月 19 日

專訪Microchip MCU16業務部副總裁Joe Thomsen 16位元MCU靠硬體市場殺出重圍

16位元MCU如今面臨8位元和32位元微控制器(MCU)夾殺,市場更有可能將逐漸萎縮,對此,Microchip MCU16業務部副總裁Joe Thomsen則表示,16位元MCU在以硬體設計為主的產品上,仍有一定的市場利基,而該公司近期也發布業界首款雙核心16位元數位訊號控制器(DSC)--dsPIC33CH,瞄準具控制迴路的硬體產品,如馬達、數位電源等,拓展16位元市場。
2018 年 08 月 18 日

歐/英/美齊推Open API政策 智慧城市應用再創新

API是應用程式之間的接口,可用以快速連結各個不同資料庫及應用程式,幫助開發者快速開發相關應用,而毋須了解其底層架構,政府或業者透過開放API,更可降低開發者開發門檻,亦有助於吸引新創投入與發展。 歐盟CitySDK計畫推動Open...
2018 年 08 月 16 日

應用開發/驗證方法與時俱進 馬達驅控技術邁向新世代

馬達是最古老的電力應用之一,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已歷經許多次改變。在全面電氣化的大趨勢下,如何快速設計出馬達相關應用系統,而且要兼顧省電性跟高效率,將是相關業者必須面臨的課題。
2018 年 08 月 13 日

達梭系統攜手台中市 AR/VR導入技職教材

由於工業製造領域對於跨領域人才的需求,使得產業對於人才的要求更為嚴苛。因此,在轉型智慧製造的過程中,培育合適的人才投入產業將會是重要的投資。不僅如此,該如何輔導中小型製造業者轉型,也是一大挑戰。因此,台中市政府於2017年起與達梭系統展開合作,期盼能打造更加友善且成熟的智慧製造生態體系。
2018 年 08 月 12 日

滿足高功率轉換/小體積電源設計需求 晶片商啟動SiC軍備競賽

為提升電子系統整體電源轉換效能與功耗,並達到輕量化目標,在矽元件被認為已逐漸面臨極限的狀況下,半導體業者開始發展寬能隙半導體。其中,SiC具備高切換速度與低損耗,可實現輕量化、高效率目標,於電動車、工業等市場中的導入腳步急速加快。
2018 年 08 月 0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