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電動車市場熱度飆 感測器/電池/聯網技術扮要角

自動駕駛/電動車市場熱度有增無減,可說是目前汽車產業最夯的兩大趨勢。為此,車商及車用電子元件供應商也競相投入,持續提升如雷達、V2X及電池等相關技術,以加速自駕車與電動車普及。
2018 年 06 月 30 日

NAND Flash回跌走穩 SSD供應商再啟新一輪布局

物聯網世代來臨,帶動消費性電子、企業、工業、汽車等市場對SSD的需求急速攀升,為掌握龐大商機,SSD控制IC業者,模組廠皆加大市場布局力道,使勁開發更高效能、更耐用的新款解決方案。
2018 年 06 月 28 日

設備/產能投資熱呼呼 半導體業今明仍是大好年

半導體產業在2017年繳出令人喜出望外的成績單,整體營收首度突破4,000億美元關卡,打破了半導體產業已是成熟產業的看法。但這波景氣熱潮還沒結束,半導體營收規模將繼續刷新歷史紀錄,只是成長速度略為收斂,預估到2019年時,全球半導體營收將挑戰5,000億美元大關。
2018 年 06 月 25 日

專訪Dialog副總裁John Teegen GreenPAK平台提高成本效益

電源管理、AC-DC電源轉換、與藍牙低功耗技術供應商戴樂格(Dialog)宣布其可組態混合訊號IC(Configurable Mixed-signal IC, CMIC)出貨量已突破35億顆。此一新記錄背後推動因素來自Dialog的CMIC技術,能讓設計工程師簡單快速開發新電子產品。Dialog已推出一系列開發工具平台,進一步支援採用GreenPAK...
2018 年 06 月 24 日

中興出口禁制令震撼科技圈 全球高科技貿易進入深水區

中興通訊日前被美國商務部處以7年出口禁令,到2025年3月13日為止,在該國科技管制清單上的科技、軟體與產品均不得直接或間接從美國出口給中興通訊相關企業、代理人、繼承人與員工。美國商務部的打擊面可說是滴水不漏,只要跟中興有關的任何人或組織,都將難以取得美國科技管制清單上的軟硬體。
2018 年 06 月 23 日

協同創新實現資料共享 半導體設備智慧更進化

與其他製造業相比,半導體晶片的製造,可以說是最接近工業4.0願景的製造業。但即便如此,在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新技術浪潮的衝擊下,半導體製造設備產業仍就需要與時俱進。半導體設備產業未來必須協同創新,打破資料串流的障礙,方可讓半導體設備進入下一個世代。
2018 年 06 月 21 日

專訪VESA合規計畫經理Jim Choate VESA大推1.4a標準擁抱8K

隨著高畫質影音傳輸的需求提升,以及虛擬實境/擴增實境(VR/AR)等新興應用的崛起,使得超高解析度行動視訊串流需求激增,因此帶動了USB Type-C與DisplayPort Alt Mode標準之產品需求成長。美國視訊電子標準協會(VESA)亦更新了DisplayPort...
2018 年 06 月 17 日

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專訪 AI/IoT點燃人才新希望

台灣大學電資學院在許多國際排名中,皆搶下出色的成績。穩定的全球名次與堅強的系友陣容,讓台灣大學電資學院成為首屈一指的科技人才培育基地。 儘管如此,在面對劇烈的科技產業變動,亦必須隨時觀察國際產業並調整課程架構。尤其是物聯網(IoT)與人工智慧(AI)的興起,為全球人力市場帶來了重大變革,人才培育策略也必須隨時備戰。
2018 年 06 月 17 日

中國AI+醫療腳步快

隨著中國大陸科技巨擘對於人工智慧底層技術發展逐漸成熟,開始轉向應用面布局,顯示中國大陸從AI技術轉向AI+應用。而在眾多應用領域中,基於中國大陸健康醫療環境長期存在諸多痛點,因此中國大陸政府及科技巨擘均積極投入發展AI+健康醫療,希冀改善中國大陸健康醫療環境及商業模式。...
2018 年 06 月 16 日

專訪艾德斯科技董事長溫峻瑜 商用車後裝ADAS需求可期

被英特爾(Intel)以新台幣4,500億元高價收購的Mobileye,是目前全球少數幾家已經能推出完整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解決方案的公司。該公司雖然以視覺辨識演算法作為核心技術,但本質上是一家軟硬整合的公司,不僅有自己的晶片發展藍圖,也有專攻後裝市場的終端產品。
2018 年 06 月 16 日

開創IoT新局面 邊緣運算實現智慧工業/交通

邊緣運算是近年來最受注目的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相關概念,該概念將影響實體裝置與資料中心的設計。目前,最重要的兩個應用領域為工業設施與智慧交通系統。利用邊緣運算概念,將使得這兩個應用領域實現更高的效率與安全性。
2018 年 06 月 14 日

模型訓練資金/技術難度高 網路大廠力推雲端訓練方案

模型訓練是人工智慧(AI)應用開發過程中最吃重的工作,不僅需要使用具備極高運算效能的硬體設備,還要有大量、高品質的資料集,才能得出精準的模型。為了降低此一門檻,許多網路大廠均推出以雲端為基礎的訓練服務。
2018 年 06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