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就是要好玩

在數位時代,每個人至少要記住二個以上的密碼,因為資訊安全專家告訴我們,在數位環境中使用單一密碼有極大的被駭風險。所以我曾經很認真的設計二個安全強度最高的密碼,努力的默記下來,運用在日常對我很重要的數位環境中,我還很得意的將這個方法分享給朋友,有人驚嘆立刻跟進使用,有人認為要背一串奇怪的數字符號太難了,也有人說:「唉呀!太麻煩了,一點都不好玩」。
2017 年 09 月 07 日

人工智慧實現自動駕駛願景 晶片/IP業者卡位動作多

隨著Google和Tesla這些非傳統車廠推出自動駕駛車輛後,老牌業者如Toyota、BMW和GM也相繼宣布將在2020至2025年間推出自動駕駛車輛上市,而實現更先進和更全面的自動駕駛的前提,無非就是持續將更高深的人工智慧(AI)注入車輛中。
2017 年 09 月 04 日

ADAS普及指日可待 影像/雷達感測喜迎大商機

車輛要達到自動駕駛的境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是最重要的基石,而系統影像及雷達感測器則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由於ADAS發展潛力雄厚,甚至被視為帶動汽車革命的前鋒,因此矽智財、半導體元件到測試方案供應商,均對ADAS大力投入。
2017 年 09 月 01 日

提升容量/偵錯機制效能 車載記憶體搶搭智慧車商機

自動駕駛技術日趨成熟,人們對車輛安全、娛樂等需求亦水漲船高,車載系統的記憶體升級因而勢在必行。據市調機構Gartner今年3月相關報告預估,待2020年時,每輛智慧汽車的資訊流量將上探280PB;屆時為處理因應而生的龐大資料,記憶體容量觸及1TB更成業界共識。
2017 年 08 月 31 日

搶攻M2M/自駕車商機 u-blox厚植核心技術力

智慧車熱度不斷升溫,對於以汽車、工業為主要應用市場的M2M模組業者而言,是未來業務發展的大利多。為了搶食相關商機,u-blox早在多年前便展開相關產品線的投資布局,並推出一系列包含高速連網、V2X與定位導航相關的新一代方案。
2017 年 08 月 28 日

專訪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組長許文通 加成法助軟板製造成本降3成

在現行的電子線路製程中,微影蝕刻是主流的技術,但近期軟性電路板大廠嘉聯益於生產線中導入工研院所研發的加成法微細電子線路綠色製造技術,替軟板製造節省了30~40%成本,這樣的技術能量與工研院2016年籌組的全加成卷對卷軟板生產製造技術聯盟有很大的關聯,該聯盟多方整合了與該印刷電子線路技術相關的材料、設備、製程廠商。
2017 年 08 月 27 日

專訪戴樂格新興業務事業群總經理Mark Tyndall 快速/無線充電打造營運第二支柱

過度倚賴單一產品與少數大客戶,會為企業營運帶來相當大的風險。在手機電源管理晶片市場上擁有穩定市占率的戴樂格(Dialog),便曾被市場點名為過度仰賴蘋果(Apple)的公司之一。為了打造更健全的企業體質,戴樂格正積極展開多元布局,並將希望放在快速充電、無線充電等業務上。
2017 年 08 月 26 日

台灣大舉推動太陽能發電 系統架構/施工品質不可輕忽

台灣政府希望在2025年達到太陽能裝機量20GW,但傳統系統架構的不安全性,以及承包商品質不良等問題,儼然都是PV系統布建動能不足的原因。因此,惟有這些問題被徹底解決,台灣太陽能發電的發展進程才會更形順暢。
2017 年 08 月 24 日

軟性顯示商機前景可期 OLED/電子紙技術各有千秋

產業對軟性顯示的期望一直很高,目前可實現輕薄應用的OLED與相當省電的電子紙,這兩項在本質上截然不同的重量級技術,皆正朝著可折疊、捲曲的方向奮力邁進,期滿足市場的需求。
2017 年 08 月 21 日

專訪RTI亞太區業務總監Howard Wang DDS協定加速打造無人自駕系統

無人車發展熱度持續延燒,但目前自駕系統軟體都還處於研發測試階段,工程師得把筆記型電腦帶到車上,才能控制自駕系統。在量產型自駕車款中,相關軟體必然要改由電子控制單元(ECU)來執行,且必須支援Terabyte等級的資料傳輸。能否達到這個目標,將是無人車能否大幅量產的關鍵因素。
2017 年 08 月 20 日

專訪u-blox執行長Thomas Seiler 開大門/走出去廣納全球人才

提到瑞士的產業,通常最先讓人想起的是觀光、鐘錶與巧克力,然而,這個地處阿爾卑斯山區的小國,同樣也有在某些特定領域具有世界級知名度的電子業者,M2M模組廠商u-blox就是其中一個。在這個人力成本極為高昂,電子人才又極為稀缺的地方,u-blox如何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2017 年 08 月 19 日

技術革新推動產業前進 UAV發展須兼顧相關法令

從訓練用靶機、偵察機發展至武裝機種,從軍事領域擴及民間,延伸出環境監測、救災、農業及商業等多方應用,無人飛行載具(UAV)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推動下,已然成為當今不容忽視的新興產業之一。除了技術層面持續追求創新,社會該如何透過立法等方式,因應UAV帶來的影響,也值得我們關注
2017 年 08 月 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