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AI伺服器尖峰負載 超級電容技術有利基

GPU負載具有極大的波動性,為滿足GPU的瞬時功率需求,具有快速充放電能力的超級電容,以及基於這類元件製成的CBU,開始受到更多討論。 在人工智慧浪潮推動下,伺服器電源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GPU在運算過程中的瞬時功率需求,迫使電源廠商尋找更快、更耐用的備援方案。在這個脈絡下,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與電容備援單元(Capacitor...
2025 年 10 月 03 日

從電網到晶片 寬能隙元件全面滲透

生成式AI對電力的巨大需求,不只考驗電源供應器的設計,也對整個資料中心的電力基礎設施帶來莫大挑戰。為提供足以餵飽GPU的電力,800V直流供電已確定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以氮化鎵技術起家的納微,亦透過購併GeneSiC,完成從電網到晶片的一條龍布局。...
2025 年 10 月 03 日

當NVIDIA高層飛去日本搶料 一條玻璃纖維布,如何卡住整個AI產業?

過去一年,NVIDIA、AMD、微軟的高層主管頻繁飛往日本,目的不是談什麼戰略合作或技術授權,而是去一家傳統紡織廠「搶貨」。他們搶的不是最新的GPU,不是高頻寬記憶體,而是一種叫做「低熱膨脹玻璃纖維布」的材料。...
2025 年 10 月 03 日

伺服器電源新技術百花齊放 電源產業挑戰/機會並陳

GPU的電源需求,成為加速技術創新的催化劑。Matrix拓撲因具備高效率與高功率密度而備受關注,但其暫態響應能力不足,仍待補強。另一方面,AI伺服器電源廠正面臨客戶規格與架構需求分歧,研發負擔加重的挑戰。如何兼顧前瞻技術、穩定供應與快速開發,已成電源產業必須正面迎戰的課題。...
2025 年 10 月 02 日

AI促成電源設計革命 GaN導入不再卡關

為了在電源供應器(PSU)這類應用中完全發揮氮化鎵技術的潛力,電源供應器的設計與許多被動零組件,都必須大幅更換。全新的拓撲與零件,會為PSU的穩定運作帶來未知數,因此PSU業者多半相對保守,直到需要大量電力的AI伺服器到來,PSU業者才決定放手一搏。...
2025 年 10 月 02 日

生成式AI浪潮發酵 電源產業展現新風貌

生成式AI的興起,正在全面改變資料中心的樣貌,也讓電源產業迎來久違的轉型契機。這股浪潮不僅帶來更高的運算需求,也推動相關技術與產品加速進化。電源設計工程師、晶片商與系統供應商,正共同面對新的挑戰與機會。...
2025 年 10 月 02 日

確保美國本土先進製程產能 台積電成唯一選擇

2025年8月川普宣布對半導體進口課徵100%關稅,並推動1:1本土生產政策,要求賣給美國客戶的先進製程晶片至少一半在美國製造。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政府正準備推動1:1比例政策:晶片公司從海外進口多少晶片到美國,就必須在美國本土生產同樣數量的晶片,否則繳關稅。美國希望半導體自主,但能做先進製程的只有台積電,這也讓川普政府直接挑明台灣,希望台積電能承擔起台美半導體韌性強化的重責大任。...
2025 年 09 月 30 日

3D IC設計驗證新挑戰 整合方案破解複雜難題

這項技術能夠將不同組織設計的專用元件整合到單一設計中,在效能、功耗、佔位面積和成本方面實現SoC無法達到的改善。然而,從傳統SoC設計跳躍到3D IC設計,不僅帶來新機會,也伴隨全新挑戰。 Chiplet已成為描述專為特定功能設計之裸晶的新興術語,可整合至3D...
2025 年 09 月 30 日

矽光子引領下一代AI運算技術 Intel先進封裝強調差異化

Intel Foundry封裝與測試業務集團副總裁兼總經理Mark Gardner接受專訪,詳述該公司如何透過矽光子技術創新與共封裝光學整合策略,結合超過250個2.5D設計案例的技術積累,在AI驅動的高頻寬需求時代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
2025 年 09 月 30 日

信任/安全成兩大核心課題 AI時代面臨新挑戰

人工智慧(AI)即將成為大多數數位基礎設施與應用中的核心要素,為其增添一層具附加價值的智慧能力。隨著這種趨勢,AI將在自動化複雜任務與支援關鍵決策方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解決AI的安全與信任挑戰,是負責任地採用AI的關鍵前提。實際上,如果人類無法信任AI的運作方式,那麼這些系統就無法被廣泛採用。...
2025 年 09 月 26 日

AI浪潮帶來半導體新機遇 工研院助台搶攻先進封裝商機

台灣憑藉在CoWoS、3D IC等關鍵技術的領先優勢,正從傳統代工基地蛻變為全球半導體創新中心。在這場後摩爾時代的競爭中,台灣如何把握機遇、重塑產業地位? 台灣的CoWoS技術已是業界公認的領先技術  ...
2025 年 09 月 26 日

搶攻兩兆市場 黃仁勳積極卡位量子生態

  兩週時間能改變什麼?對NVIDIA來說,能改變整個量子運算產業的遊戲規則。2025年9月,這家剛成為全球首個4兆美元市值的公司,透過創投部門NVentures連續出手,投資Quantinuum(100億美元估值)、PsiQuantum(70億美元估值)、QuEra(金額未披露),總投資標的估值超過170億美元。更戲劇性的是,這個決策來自一位8個月前還說量子電腦「要等30年」的CEO。...
2025 年 09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