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體生態系統成形 聯網電視發展百家爭鳴

寬頻網路的普及已帶動新一波數位電視硬體及加值應用服務的發展。在Google TV、Android TV等平台出現,以及三大晶片核心架構加入戰局下,有助加速Smart TV概念具體化,聯網電視發展顯然已勢不可擋。
2011 年 05 月 30 日

下世代功率半導體競技賽開打 GaN/SiC爭搶主流寶座

基於GaN與SiC材料的新世代功率半導體技術之間的戰火,近期再度升溫,尤其在首款SiC功率半導體商品成功問世後,更讓SiC技術聲勢大漲;面對SiC技術急起直追,已推出低電壓功率產品的GaN陣營亦不甘示弱,正積極朝向更高電壓市場邁進。
2011 年 05 月 30 日

流明數/發光效率/價格迭有突破 LED加速取代傳統光源

高電壓LED技術持續演進之下,800流明LED球泡燈已然問世,再加上發光效率不斷提升,以及覆晶封裝技術加持下,LED光源無論流明數、發光效率、成本與體積均更具競爭力,可望加速取代傳統光源,進一步擴大市場滲透率。
2011 年 05 月 26 日

電子書城林立 數位閱讀商業模式成形

為搶攻數位閱讀龐大商機,電信業者與電子書閱讀器供應商等紛紛成立自家書城,以期吸引更多行動寬頻用戶,並增加硬體銷售量,同時也宣告數位閱讀商業模式的確立。
2011 年 05 月 26 日

專訪Aptina資深產品管理總監John Casey BSI CMOS行情走揚

智慧型手機、多媒體手機內建照相功能蔚為風潮,對於更高影像品質和更小尺寸的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影像感測器需求更加殷切,激勵背面照度式(BSI)CMOS影像感測器後勢看漲,OmniVision、Aptina、三星(Samsung)等大廠無不卯足全力部署,以競逐高達十六億支手機市場的龐大商機。
2011 年 05 月 26 日

應用開枝散葉 三大觸控技術各據山頭

在iPhone、iPad打響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的名號後,觸控技術應用版圖已急速擴張,然由於不同應用的需求有別,預期未來電阻、電容、光學式等觸控技術將各擅勝場,同時在各路人馬競逐之下,觸控面板市場產值將再創新高。
2011 年 05 月 23 日

搭建異業合作橋樑 平板裝置革新ICT商業模式

赤壁之戰中,火燒連環船的場景,如今因平板裝置的崛起儼然重現,其連帶衝擊筆記型電腦、衛星導航、傳統手機及電子書市場;甚至扮演起整合ICT產業的角色,在硬體設備、軟體平台、內容業者間穿針引線,創造出新的產業模型,進而撼動傳統的ICT商業模式。
2011 年 05 月 23 日

專訪微軟OEM嵌入式事業群資深協理李啟後 POSReady 7搶攻零售業換機潮

瞄準今明兩年零售業龐大的換機潮商機,微軟(Microsoft)日前宣布開放Windows Embedded POSReady社群預覽版本,供原始設備製造商(OEM)、獨立軟體開發商及零售商線上下載並進行先期開發,預計於今年第三季正式上市,為原本單純的店頭銷售裝置注入更豐富的功能,提升服務端點的使用者體驗。
2011 年 05 月 23 日

強大照明通路撐腰 LED燈具廠決戰球泡燈市場

為防堵新進大廠挾龐大資源壓縮生存空間,LED燈具業者正試圖透過與傳統燈具大廠策略結盟,憑藉傳統燈具大廠綿密的通路優勢,以擴大產品銷售管道與銷量,首波戰場將瞄準取代傳統鎢絲燈與鹵素燈的LED球泡燈應用,預期將引發激烈競爭。
2011 年 05 月 19 日

ICT產業撐腰 台灣多方布局電動車商機

當前世界各國皆視智慧電動車為一大全球化的趨勢,台灣處在此一關鍵變革中,亦不可置身事外。近年來在電動車關鍵的構成零組件、車載資通訊系統、充電環境等部分均已具突破性的進展,日前並舉辦台灣國際電動車展暨論壇,展出各項成果。
2011 年 05 月 19 日

專訪英飛凌亞太區總裁暨執行董事張仰學 能源/汽車/安全市場大有可為

歷經組織再造後的英飛凌(Infineon)已重新出發,並聚焦核心技術,強攻節能、汽車與安全三大領域。而面對亞洲市場重要性不斷提升,英飛凌也戮力從以往晶片供應角色,轉型至解決問題的需求創造者,以強化與客戶間的夥伴情誼,進而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
2011 年 05 月 19 日

因應薄型化設計 觸控IC助臂力

蘋果、三星等品牌商力拱之下,薄型化觸控面板蔚為風潮,然除了觸控面板模組與面板廠戮力耕耘之外,觸控控制晶片的技術亦為發展關鍵。看準薄型化後勢潛力,半導體業者早已摩拳擦掌,展開相關產品線部署,然囿於初期成本與技術限制,應用仍未臻成熟。
2011 年 05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