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人工智慧法規 美國/歐盟AI管制各有著重(2)

面對新興的人工智慧技術,歐盟在2018年推出的G D P R法案開創資料監管的先例,該法規也促使其他國家推出相關規範,例如美國加州消費者隱私法(CCPA)和中國的個人資訊保護法(PIPL)。 美國:技術發展與法規並行...
2023 年 06 月 30 日

解析人工智慧法規 美國/歐盟AI管制各有著重(1)

面對新興的人工智慧技術,歐盟在2018年推出的G D P R法案開創資料監管的先例,該法規也促使其他國家推出相關規範,例如美國加州消費者隱私法(C C PA)和中國的個人資訊保護法(PIPL)。 從許多面向來看,歐盟持續為資料監管與人工智慧治理的領先者,歐盟在2018年推出的GDPR法案開創資料監管的先例,該法規也促使其他國家推出相關規範,例如美國加州消費者隱私法(CCPA)和中國的個人資訊保護法(PIPL)。而即將在2024年生效的歐盟人工智慧法案(AIA)也形成一項新的、開創性的人工智慧監管框架,搭配歐盟的數位市場法(DMA)和數位服務法案(DSA),為歐盟當局如何尋求管理人工智慧與資料流通監管的議題上,建立互補且疏而不漏的作法。...
2023 年 06 月 30 日

轉廢為能/轉廢為資雙管齊下 中鼎集團打造循環經濟一條龍(2)

談到循環經濟,「轉廢為資」與「轉廢為能」是兩個很重要的面向,但因為涉及的技術領域截然不同,若想在這兩個方向同時推進,跨領域的技術整合業者將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轉廢為能 推動環境永續大步向前 除了水資源跟廢溶劑回收這類「轉廢為資」的循環經濟項目外,用廢棄物發電,實現「轉廢為能」的投資項目,也有助於削減企業經營所產生的碳足跡。...
2023 年 06 月 30 日

轉廢為能/轉廢為資雙管齊下 中鼎集團打造循環經濟一條龍(1)

談到循環經濟,「轉廢為資」與「轉廢為能」是兩個很重要的面向,但因為涉及的技術領域截然不同,若想在這兩個方向同時推進,跨領域的技術整合業者將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提到高科技產業的循環經濟,一般聯想到的都是化學品與水的循環再生利用。但循環經濟不只是將資源回收再利用而已,在處理廢棄物的同時,將其轉化成電力,實現「轉廢為能」,也是協助企業削減碳排放的有效途徑。因為,在許多狀況下,將廢棄物焚化的汽電共生,也會被認定為再生能源的一種。...
2023 年 06 月 30 日

異丙醇回收已成大勢所趨 循環經濟減碳很有感(2)

為達成全面碳中和的目標,台灣高科技業一方面擴大採用再生能源,同時也全力推動循環經濟,藉由種種資源循環利用的手段來削減自身的碳足跡。其中,化學品與水的循環利用,是當前高科技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兩大主軸。 擴大推動循環經濟面臨諸多挑戰...
2023 年 06 月 29 日

異丙醇回收已成大勢所趨 循環經濟減碳很有感(1)

為達成全面碳中和的目標,台灣高科技業一方面擴大採用再生能源,同時也全力推動循環經濟,藉由種種資源循環利用的手段來削減自身的碳足跡。其中,化學品與水的循環利用,是當前高科技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兩大主軸。 氣候變遷是當前全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隨之而來的淨零碳排要求,更是所有高科技業者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為削減自身營運的碳足跡,早日達成全面碳中和,高科技業者不僅要積極導入再生能源,更需要發展循環經濟,盡可能將製程中使用過的水與化學品回收再利用。...
2023 年 06 月 29 日

台灣綠電市場現況與解析(2)

截至今日,台灣綠電市場發展日益完善,購電協議的簽訂容量居亞洲地區之冠。然而相較其他東南亞國家,台灣綠電市場規則相對複雜,仍有許多挑戰。 台灣的三轉一趨勢 (承前文)台灣的電廠分第一型、第二型以及第三型,不同種類型的電廠差異在於案場容量與電廠用途。第一型電廠是唯一可以對外售電的案場類型,故其消防措施要求比第二、第三型電廠更為嚴格;而第二、三型的電廠原定義為自發自用型的案場。然而由於近年台灣綠電需求量暴增,導致市場價格具備十足的誘因,因此部分第三型的電廠業者開始申請將案場轉型為第一型案場以取得售電資格。...
2023 年 06 月 28 日

台灣綠電市場現況與解析(1)

截至今日,台灣綠電市場發展日益完善,購電協議的簽訂容量居亞洲地區之冠。然而相較其他東南亞國家,台灣綠電市場規則相對複雜,仍有許多挑戰。 台灣電業市場長期由台灣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台電)壟斷,集發電業、售電業與輸配電於一身。2017年台灣大幅修正《電業法》,開放民間企業競爭發電、售電與電力服務,然而在政府承諾以二十年固定的躉購費率(Feed-in...
2023 年 06 月 28 日

AI應用考驗處理器效能 四大技術路徑或有可為(1)

AI技術不斷翻新,對處理器效能的需求也越來越飢渴。但在摩爾定律腳步放緩的情況下,處理器業者必須設法找出提升運算效能的新方法。目前半導體業界正在嘗試四種不同的技術路徑,希望能滿足AI對運算效能的迫切需求。...
2023 年 06 月 28 日

AI應用考驗處理器效能 四大技術路徑或有可為(2)

AI技術不斷翻新,對處理器效能的需求也越來越飢渴。但在摩爾定律腳步放緩的情況下,處理器業者必須設法找出提升運算效能的新方法。目前半導體業界正在嘗試四種不同的技術路徑,希望能滿足AI對運算效能的迫切需求。...
2023 年 06 月 28 日

超微執行長蘇姿丰:AI的旅程才剛剛開始(2)

超微(AMD)日前於美國舊金山舉行資料中心與AI技術發表會,超微執行長蘇姿丰於Keynote演講中分享了該公司對資料中心、AI應用未來發展的看法、對應的產品,以及公司如何使用Chiplet來快速回應市場需求,本文為蘇姿丰演說的重點摘要。...
2023 年 06 月 25 日

超微執行長蘇姿丰:AI的旅程才剛剛開始(1)

超微(AMD)日前於美國舊金山舉行資料中心與AI技術發表會,超微執行長蘇姿丰於Keynote演講中分享了該公司對資料中心、AI應用未來發展的看法、對應的產品,以及公司如何使用Chiplet來快速回應市場需求,本文為蘇姿丰演說的重點摘要。...
2023 年 06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