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碳盤查 打底高效碳管理

全球氣候已不僅是暖化,而是走向炙熱化,有效抑制升溫的方式,就是從開徵碳費著手。歐盟碳關稅(CBAM)自2023年10月開始將進入三年的試行期,預計2026年會正式開始徵收。對於台灣企業而言,包含鋼鐵業、水泥、鋁製品、化學製品以及下游產品如螺絲、螺帽、扣件等,預期都將受到衝擊。伊雲谷企業永續顧問吳衍諭觀察,台灣電子、製造業目前還聚焦在如何進行碳盤查,碳管理的進度相對較慢,未來要怎麼透過以大帶小或以補助教育訓練的方式來落實就變得相當重要。...
2023 年 06 月 01 日

現代化安全建構ESG永續韌性

資訊安全並不只限於個資外洩或資料加密問題,在實體環境保護上面,其實也有很多駭客入侵案例,例如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淨水廠因為被駭客入侵,差點把加入的強鹼氫氧化鈉濃度提升100倍,足以造成公眾健康傷害,而發生類似的情況也可能汙染環境或危及公共安全。...
2023 年 06 月 01 日

頭戴式顯示設備技術關卡眾多 模擬/分析工具不可或缺(2)

帶有顯示功能的穿戴式裝置,是推動元宇宙應用發展的重要元素。藉由模擬工具的幫助,設備開發者可以更快地改良穿戴式裝置的光學設計,進而讓穿戴式裝置更小巧、更符合使用者的期望。 攸關產品可靠度 軟板結構設計不容輕忽...
2023 年 05 月 29 日

頭戴式顯示設備技術關卡眾多 模擬/分析工具不可或缺(1)

帶有顯示功能的穿戴式裝置,是推動元宇宙應用發展的重要元素。藉由模擬工具的幫助,設備開發者可以更快地改良穿戴式裝置的光學設計,進而讓穿戴式裝置更小巧、更符合使用者的期望。 在2023年的國際消費性電子展上,元宇宙話題依然火熱,而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元宇宙應用更為多元,對應的穿戴式裝置產品也更加花樣百出與客製化。但對於元宇宙應用開發者而言,要讓使用者更沉浸在虛擬世界中,視覺仍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頭戴式顯示裝置仍是兵家必爭之地。...
2023 年 05 月 29 日

台塑新智能科技協理洪平松:自產鋰電池助攻儲能應用

全球各產業目前都以減碳、發展ESG為目標,同時台灣政府對於淨零碳排、禁售燃油車的藍圖立下明確目標,汽車電氣化與儲能系統的建置刻不容緩。在電動車與儲能應用的雙重推力下,鋰電池技術成為業界矚目的技術與商機。台塑新智能科技協理洪平松指出,台塑對於鋰電池應用的部署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啟動,當時台塑自行生產電池材料與電池模組,並向外採購電芯,建議企業內部的工廠不斷電系統(UPS),採用鋰電池來取代鉛酸電池。現階段台塑新智能搭上儲能與商用車鋰電池需求爆發的浪潮,在彰濱工業區建立自家鋰電池電芯工廠,成功發展自主生產電芯、模組、電池管理系統(BMS)的完整供應鏈。...
2023 年 05 月 25 日

沒有標準化就沒有物聯網? 迷信標準不如選對標準(2)

標準化在技術應用普及的過程中,通常是重要的推動力量。但並不是所有的技術標準都有助於應用推廣,應用開發者不宜過度迷信標準化的力量,尤其是在開發物聯網相關應用時,選擇正確的技術遠比選擇標準更重要。 選對標準才是關鍵...
2023 年 05 月 24 日

沒有標準化就沒有物聯網? 迷信標準不如選對標準(1)

標準化在技術應用普及的過程中,通常是重要的推動力量。但並不是所有的技術標準都有助於應用推廣,應用開發者不宜過度迷信標準化的力量,尤其是在開發物聯網相關應用時,選擇正確的技術遠比選擇標準更重要。 物聯網(IoT)概念已從市場行銷炒作迅速轉變為行業現實,這種概念正在從健身追蹤器到遠端天氣監測站等許多應用中廣泛實施。伴隨這一概念成熟,人們一直在努力推廣物聯網設備總體標準,相信強大的標準化將會簡化技術推廣,並加強其核心網路效能。...
2023 年 05 月 24 日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鄭名山:淨零轉型打造韌性競爭力

在企業落實ESG綠色永續的道路上,科技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A I、大數據等智慧型科技,以及創新自動化及管理分析工具,能加速企業數位轉型,建立以數據為基礎的營運環境,有助達成碳足跡盤查、能源效率提升與能源結構轉型,以及低碳、綠色生產製造等目標。因此,除了企業決策管理層必須高度重視且全力支持永續發展目標外,IT系統、產品研發、生產製造等相關技術人員亦須跟上科技創新突破步伐,善用智慧科技的力量,以加速實現淨零轉型。...
2023 年 05 月 19 日

低溫電子技術加值高效能運算

讓電子元件在如此低溫環境下運作,能實現雜訊更低、導電性與速度更高、省電效能更佳等方面優勢, 數種商用記憶體都證實可以運作於77K低溫下、實現低延遲存取的優勢,相關研究顯示,在存取速度與容量上,可以達到室溫運作下相同解決方案的兩倍。...
2023 年 05 月 19 日

瞄準綠能商機 起而行祭三大策略拓充電樁版圖

由工研院在2017年輔導新創的起而行綠能,至今成立甫6年就攻入國際充電樁市場(如獲得美國能源廠3年9,000台超級快充訂單),預期帶來超過高達20億元新台幣業績;不僅如此,起而行也與和泰汽車、士林電機共同投資成立公司「充壩」,積極搶攻充電樁軟體服務商機。對此,起而行綠能總經理簡金品指出,優先服務電動車產業、提供差異化特色,以及客製化需求再設計可說是起而行異軍突起的三大致勝武器。...
2023 年 05 月 15 日

Tesla減少用量引發議論 碳化矽前景依然可期(1)

Tesla近日宣布將減少碳化矽元件用量,減少幅度最高可達75%,引發市場對碳化矽功率元件前景的疑慮。但考量到目前並無其他可以完全取代碳化矽的技術,再加上工業、再生能源等應用對碳化矽功率元件的需求依然十分強勁,碳化矽未來的發展潛力依然十分巨大。...
2023 年 05 月 15 日

Tesla減少用量引發議論 碳化矽前景依然可期(2)

Tesla近日宣布將減少碳化矽元件用量,減少幅度最高可達75%,引發市場對碳化矽功率元件前景的疑慮。但考量到目前並無其他可以完全取代碳化矽的技術,再加上工業、再生能源等應用對碳化矽功率元件的需求依然十分強勁,碳化矽未來的發展潛力依然十分巨大。...
2023 年 05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