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走到十字路口 在地化是挑戰也是契機

半導體已成為所有科技應用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但也因為這個緣故,各國為避免自身的產業發展命脈受制於人,紛紛推出扶植本土半導體產業的計畫。這個趨勢將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挑戰,但同時也會創造出新的契機。
2021 年 09 月 06 日

百日供應鏈報告重點節錄 政策介入時代正式到來

美國向來奉行自由主義市場經濟,但COVID-19疫情與地緣政治的緊張,使許多戰略物資的供應鏈風險被暴露出來。為此,美國決定一改傳統作風,國家政策將在關鍵產業中扮演更重要的指導力量。
2021 年 09 月 02 日

各國競推半導體製造在地化 產業發展面臨雙重轉折

由於晶片缺貨和地緣政治因素影響,晶圓產能將出現大幅擴張。但由疫情所創造的科技產品需求已逐漸獲得滿足,部分零組件的價格亦開始鬆動。我們正在目擊一個科技泡沫的誕生嗎?
2021 年 09 月 01 日

AI/5G/Cloud技術融合新境界 5G自主邊緣創新產業應用

5G自主邊緣是在整體5G通訊系統中的邊緣環節加入智慧機能,而加速雲端Cloud、AI、5G技術的融合與演進,透過融合與演進支援與實現新應用;包括:5G基礎建設、智慧工廠AMR與娛樂賽事等都深具發展潛力。
2021 年 08 月 30 日

專訪台灣愛立信總經理藍尚立 5G光速普及2026年挑戰35億用戶

愛立信(Ericsson)發表最新一期《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指出,全球各地正處於面對疫情的不同階段,考驗各產業應對變化的韌性,也凸顯網路連結的重要角色。愛立信預測,2021年底5G行動用戶數將超過5.8億,預計每日平均新增100萬名用戶,顯示5G的普及速度遠高於4G。目前全球已有160多家電信商推出5G服務,預估2026年底前,5G用戶將達35億,全球有六成人口使用5G。
2021 年 08 月 28 日

從豆腐頭到自駕車 氮化鎵GaN的好戲還在後頭

從一顆豆腐頭開始,新一代氮化鎵(GaN)充電器即將邁向大眾市場,同時也意味著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準備大顯身手,將進入高速成長階段,氮化鎵功率元件的市場規模,可望從2020年的4,600萬美元,一路成長到2026年的11億美元,平均年複合成長率超過70%。
2021 年 08 月 26 日

競逐汽車電子龐大商機 模擬/驗證基本功不可少

電動車已成台灣科技產業鏈的最新熱門關鍵字,但汽車產業對零組件的品質跟可靠度有極嚴格的要求,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對設計進行全方位的模擬跟驗證,將是相關業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2021 年 08 月 23 日

物聯網概念貫串智慧製造 聯網化/標準化為兩大重點

COVID-19疫情是智慧製造推動成果的一次期中考。由於大規模推動在家上班,製造業所使用的各種儀器、設備都必須聯網化,而困擾業界已久的標準問題,也開始有了解決的希望。
2021 年 08 月 21 日

把大數據變黃金 數據交換平台潛力巨大

物聯網平台可分為應用支持平台(Application Enablement Platform, AEP)、連接管理平台(Connectivity Management Platform, CMP)以及數據交換平台(Data...
2021 年 08 月 19 日

超前的~當然是部屬

國產電影《總舖師》劇情裡,大廚被迫必須接下一個臨時的辦桌任務,而且還要在幾個小時內,就要完成所有料理食材的前置作業,大廚立刻拜託朋友幫忙找幫手,結果朋友帶了兩位「水腳」去找大廚,很有信心的跟大廚說,廚房的事情就交給這兩位「水腳」,要大廚放心的專心做菜就行了。
2021 年 08 月 16 日

疫情推升智慧建築市場 智慧照明實現高效節能

疫情推升智慧建築需求,其中以能源管理最受關注,智慧能源管理結合現有基礎設施,在降低導入門檻的同時,帶來顯著的節能成效。智慧照明系統則可視為感測器網路,可應用在零售業的人流管理,並可滿足疫情時代重視的社交距離監測。
2021 年 08 月 14 日

賽靈思執行長Victor Peng:企業轉型三年有成 合併後路更寬

人工智慧熱潮推動了資料中心、雲端運算和邊緣運算市場的蓬勃發展,也讓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成為一項炙手可熱的技術。可以靈活地應對各種運算任務進行客製化,實現應用加速,是FPGA一直以來最大的優勢。
2021 年 08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