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品質監測技術把關 工業設備正常運作有保障

電壓、電流等電源參數的不正常擾動,會對工廠設備的正常運作造成影響,甚至導致設備提前損壞,為製造業者增添不必要的成本。導入電力品質監測技術,不僅可以確保工廠產線正常運作,也能讓昂貴的生產設備保持在最佳狀態。
2017 年 08 月 10 日

滿足基礎建設聯網/巨量終端互聯 5G網路架構朝軟體化靠攏

台灣5G產業鏈在3G、4G相關市場的布局累積下,目前主要投入5G的廠商如圖1,從上游的關鍵IC、模組、產品開發製造(涵蓋手機、閘道器、Carrier Wi-Fi AP等寬頻接取產品)、基站開發製造、網路提供商,及設備模擬量測,都有相關廠商投入。
2017 年 08 月 07 日

眾多元件同步翻新 EV電池管理性能大增

隨著環保運動日益興盛,越來越多各種類型的電動車(EV)出現在街頭巷尾,從電動摩托車、汽車、巴士到貨運卡車都有。電源設計人員即將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提供能適應各種電池的系統,並且能滿足對性能要求差異極大的各種車輛需求。本文檢視了在設計智能電池管理和充電系統時,克服電池性能、使用壽命和安全等挑戰的關鍵因素。
2017 年 08 月 06 日

Type-C DRP/USB PD聯手 主控/設備連接控管難題有解

各項科技高度發展,5G網路、IoT物聯網的應用開展,加上半導體製程快速演進,手機處理器的效能已逼近電腦所用的CPU,剩下的差別只在於,可提供更多資訊的大螢幕與以往習慣使用滑鼠、鍵盤等人機介面。因此,USB...
2017 年 08 月 03 日

滿足低功耗物聯網邊緣節點需求 ECG前端IC可用性出人意料

當系統設計者要搜尋具有功率效能的訊號調節元件時,他們可能會發現現有的IC當中只有非常少數是使用低於100μA供電電流的,而其中又只有更少數是具有小型封裝版本的。
2017 年 07 月 31 日

瞄準低功耗應用領域  Cortex-M家族效能強悍

雖然Cortex-M處理器家族目標瞄準效能光譜較低端的區域,但是和大多數微控制器(MCU)採用的其他典型處理器相比,Cortex-M的效能依然算相當強悍。舉例來說,像是許多高效能微控制器所採用的Cortex-M4與Cortex-M7處理器,其最高時脈頻率就高達400MHz。
2017 年 07 月 27 日

無線充電過程精準辨別異物 自諧振衰減檢測加倍安全

欲將無線充電商品化,得在技術層面把需求分成「性能」與「安全」兩方面,需要多種技術組合以完成商品(圖1)--性能方面,最重要是供電端與受電端之間的通訊控制,藉此進行多方面功率控制演算;安全方面,電源中過電壓、過電流、過功率與溫度保護等,都是一般電源系統中常見的技術。後者之中有個全新發展的領域,即為在無線充電線圈上造成不良影響的金屬異物檢測技術。
2017 年 07 月 24 日

近距離傳輸不塞車 D2D通訊暢通5G疾行網路

研究機構預測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100億個聯網裝置,可透過不同的無線科技,例如藍牙、無線區域網路、無線個人網路、無線廣域網路等,進行聯網。根據國際研究報告顯示,未來2020年將約有1/3比例的聯網裝置,透過無線廣域網路技術進行連結。
2017 年 07 月 22 日

微型原子鐘技術加持 電子設備時脈更精準

在許多方面,電子產品的創新一直是朝向微型化發展。為了重新確認摩爾定律,設計人員日益在更小、更輕且更節能的電子產品內,整合更多的特點、功能和性能。但是,原子鐘卻是例外。當GPS訊號丟失時,電子元件會用原子鐘來獲取正確的時間。
2017 年 07 月 20 日

有效降低開關耗損保護裝置 GaN元件直接驅動更可靠

當設計開關電源時,主要的品質因數包括成本、尺寸和效率。此三項因數互相關聯。直接驅動GaN電晶體能夠有效降低開關的損耗、並提升轉換速率控制以及改善裝置保護功能,進而成就高效。
2017 年 07 月 17 日

穿戴裝置功能漸趨複雜 手環Turnkey方案應運而生

隨著可穿戴概念的提出,智慧型手環市場經歷了快速的成長,如今智慧型手環已經成為最主要的可穿戴裝置之一,深受人們歡迎。小小的智慧型手環擁有強大的功能,正在悄悄地滲透和改變人們的生活。
2017 年 07 月 15 日

兼具效能與低損耗 新一代SiC二極體優化系統

當今太陽能、不斷電系統(UPS)或能源儲存應用中,單相或三相變頻器需要高效能、小尺寸設計,以及更長時間的耐用性。上述應用中的變頻器在以1,200V運作時,會受到矽裝置高動態損耗的限制。雖說採用600V/650V裝置的替代性設計可部分提高效率,這種設計的代價是需要較複雜的拓撲,包括特殊的控制機制與較多的組件。
2017 年 07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