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障礙已有解方 石墨烯大幅改良複合材料特性

石墨烯具有許多優異的性質,因此近年來吸引許多研究及應用領域的注意,將石墨烯使用於各式應用類型的複合材料,以增進母體材料,如熱塑性工程塑膠與熱固性樹脂等絕緣材料的導電、導熱性質,或是增強機械性質與材料使用壽命。
2016 年 11 月 17 日

主流創客平台新成員出列 96Board挑戰Raspberry Pi

96Board專案是2015年由Linaro基金會所提出,用意是建構一個安謀國際(ARM)架構處理器的共通性系統電路板,且為開放硬體授權。雖在求取共通,以便強健整體技術生態圈,以及獲得大規模生產的量價均攤效益,但96Board仍因應前端與後端應用的差異,分別提出兩種共通板設計,前端稱為消費版(Consumer...
2016 年 11 月 17 日

功率半導體產業展新局  碳化矽躋身電源元件主流

過去幾年來,碳化矽(SiC)型功率半導體解決方案的使用情形大幅成長,成為各界仰賴的革命性發展。SiC這項全新的寬帶隙技術,不僅是向前邁進的革命性發展(例如過去幾年來每一代新型的矽功率裝置),也具有真正改變局勢的能力。
2016 年 11 月 14 日

ModelGauge m5演算法助力 電量計分析/偵測效能提升

萬物聯網時代即將到來,各式聯網設備用電量也跟著大增,如何進行有效的電源管理,已是現今連網設備的設計重點。為此,有晶片業者運用新一代演算法,提升電量計IC效能,以進行更精確的電量偵測。
2016 年 11 月 12 日

強化電壓承受力與抗干擾性能 雙向可控矽改善dV/dt設計

自1970年開始,人們便使用雙向可控矽控制幾乎所有電器的交流負載。此後,設計人員不得不面對雙向可控矽的特定行為問題,即在跨端子電壓成長率過高時雙向可控矽能夠自啟動。在設計電器時必須考慮這一點,以確保電器對快速電壓瞬變具有足夠的抗干擾能力。
2016 年 11 月 12 日

行動通訊進入Pre-5G時代 LAA/LWA實現異質流量聚合

在2020年來臨前,全球LTE用戶數將一舉突破25億大關。不斷成長的用戶數產生龐大資料量,將對4G系統造成負擔,並導致人口密集處的用戶服務品質受到嚴重影響。為此,LAA/LWA等異質流量聚合技術將成為未來行動網路不可或缺的元素。
2016 年 11 月 10 日

庫倫計數器助預測電池剩餘電量 一次電池鎖定輕負載應用

不可再充電電池或一次電池,曾經一度被認為是已經過時的技術,但現在其正經歷著新一波的復興。儘管這類電池不能重複充電,但是這些一次電池,例如鋰亞硫醯氯(Li-SOCI2)電池,仍然可以為用戶提供許多優點,包括高能量密度、即時就緒、很低的自放電量、合理的壽命和環保性,且相對容易處理。在有些應用中,更換電池不切實際、成本太高,或者電池放置的位置難以接近,不可再充電電池常常用於這類應用。這類應用包括軍用、財產追蹤、遠端監視和無線感測器網路。
2016 年 11 月 10 日

嵌入式系統內部介面日益複雜 混合訊號示波器克服量測挑戰

序列匯流排目前是許多嵌入式系統所使用的內部通訊介面,而隨著系統設計越來越複雜,有時工程團隊會使用客製化的通訊協定,以滿足特定應用需求。因此,若能善用示波器來進行設計除錯,將可大大加快產品開發時程。
2016 年 11 月 08 日

物聯網創造一片藍海  無線通訊協定百家爭鳴

在設計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裝置與系統時,可選用許多種不同的無線通訊協定來實現與雲端間的通訊。在眾多選擇中,可以根據其有效覆蓋範圍、傳輸距離與資料速率等各項能力,判定適用於特定應用的最佳選擇。
2016 年 11 月 07 日

降低電源IC損壞率 輸入端過應力分析不可少

電源IC失效常常是輸入端受到電氣過應力(EOS)的結果。本文對電源IC輸入端ESD保護單元的結構進行解釋,說明它們在遇到EOS事件時是如何受損。在系統設計中採用一些特別的設計可以避免EOS發生,防範它們可能帶來的危害。
2016 年 11 月 03 日

PCI Express標準強制要求PLL測試 四大測試手法各擅勝場

PCI-SIG將PCIe的鎖相迴路(PLL)列為基本測試項目,目前有幾種可用於執行該測試的手法。本文中將以PCIe 2.0的規格要求為例,概述幾種較為常見的方法,並針對其優勢與劣勢進行簡單比較。
2016 年 10 月 31 日

整合LDO/降壓轉換器 車用系統電力供給效率再提高

隨著電源管理需求增加,車用系統電路設計日漸重要。為此,已有半導體業者將降壓轉換器與低壓差線性穩壓器整合成單一裝置,既可縮小裝置尺寸,又可進一步提升汽車電子元件電源效率。
2016 年 10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