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氣體偵測功能 汽車被動安全設計更周全

氣體偵測將成為汽車被動安全系統的重要功能。車內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濃度過高,將導致駕駛及乘客出現身體不適,甚至引發交通事故。因此,透過氣體感測器主動偵測有害氣體濃度,並結合GPS及GSM通訊技術,已成汽車被動式安全設計的重要趨勢。
2013 年 05 月 16 日

低雜訊放大器助力 微型GPS模組提高定位精度

手機訊號和導航衛星系統訊號頻率相近,容易造成衛星訊號雜訊干擾嚴重,進而影響定位及導航系統的精準度。針對此一設計挑戰,半導體廠已開發出高整合度的一體成型微型化GPS模組方案,可同時兼顧尺寸、功耗和抗干擾性能。
2013 年 05 月 13 日

考量SAR/Delta-sigma拓撲特性 ADC轉換電路性能更優

真實世界的溫度、壓力或光線等環境現象通常需要專用的感測器,才能捕捉到環境狀態或變化。雖然感測器能確實將這些物理現象轉換為微小訊號電阻、電壓或電流,但卻無法將輸出電子訊號轉換為最終的數位形式,更遑論執行放大、濾波、偏移調整或其他電子調節功能。因此,設計人員須運用類比數位轉換器(ADC)等元件,將感測器資訊轉成可處理的數位形式。
2013 年 05 月 12 日

解決頻段零散化問題 LTE數據機支援載波聚合

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技術將有助長程演進計畫(LTE)加速普及。LTE使用頻段過於紛亂,已成為全球電信業者布建基礎設施時的一大挑戰,因此晶片與設備商已積極導入載波聚合技術,協助電信業者提高頻段利用率與使用彈性,以加快其商轉腳步。
2013 年 05 月 09 日

調變與偵測器技術突破 矽光子晶片互連應用指日可待

高速光通訊在過去30幾年來的發展下,已經成為有線高速資訊傳輸的標準。在2000年受到美國經濟泡沫化及網路市場對頻寬需求不如預期的影響下,光通訊產業與用戶端的拓展曾經沈寂一段時間。過去除政府單位或具大型網路建置的企業外,一般終端使用者直接享受高位元率傳輸的機會並不高。雖然目前高速光通訊應用的領域仍以遠距離的骨幹網路服務為主,但根據目前主流產學論壇的評估,個人用戶端傳輸位元率將在2015年與2023年分別提升至1Gbit/s與10Gbit/s。
2013 年 05 月 06 日

導入電纜壓降補償功能 行動裝置充電更快速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裝置充電時間可望大幅縮短。具備電纜壓降補償功能的充電器,由於可根據負載電流的壓降比進行輸出電壓補償,讓電池終端的電壓保持恆定,從而達到快速充電的目的,因而已日益受到行動裝置開發人員青睞。
2013 年 05 月 06 日

調校與優化顯示器影像品質 二維色度計量測方案嶄露頭角

色度計係調校與優化顯示器影像品質常用到的重要工具之一,且為近年來提升影像品質的發展重點之一。本文將介紹目前市面上的二維色度計,透過實際的實驗說明其使用方式,並討論未來的發展趨勢。
2013 年 05 月 05 日

加強觸控模組與面板同步 觸控IC克服雜訊干擾問題

智慧型手機薄型化設計,使得觸控面板控制器容易受到顯示器產生的雜訊干擾。為解決此一問題,觸控晶片開發商已著手改良觸控感測器設計,並加強觸控模組與LCD面板運作頻率的同步化。目前新的設計方案,已獲得In-cell內嵌式電容觸控螢幕開發商導入。
2013 年 05 月 02 日

28nm製程助臂力 FPGA變身3D IC/SoC

FPGA正朝3D IC及SoC設計形式演進。拜28奈米先進製程所帶來的低功耗、小尺寸優勢所賜,FPGA不僅已能整合處理器核心,朝SoC方案演進,藉此提升整合度及產品性能,更可實現多種異質元件整合的3D...
2013 年 04 月 29 日

可同步處理各種載波/格式 多重無線量測省時又有效

隨著無線通訊設計的演進,高密度整合會增加在裝置的基頻、射頻、中頻與數位區段間,發生不想要的訊號交互作用的可能性。在測試與疑難排除方面,長久以來的作法都是使用頻譜分析儀或訊號分析儀一次執行一項量測,然而這個一次只關注一個問題的過程,可能會阻礙發展進度。對依賴快速推出新設計或修正設計的產品族群來說,任何的延遲都會很麻煩。
2013 年 04 月 28 日

內建高通濾波器 加速度計強化系統省電機制

MEMS加速度計已成為行動裝置省電設計的重要元件。內建高通濾波器並具備自由落體偵測功能的加速度計,能藉由一支中斷接腳為處理器提供可靠的喚醒和無動作偵測訊號,讓手機系統毋須完全啟動處理器,即可達成省電模式的切換,進一步節省功耗。
2013 年 04 月 25 日

融合多軸感測能力 MEMS元件革新醫療裝置設計

多軸慣性感測器已日益受到醫療應用市場青睞。融合多軸感測功能的慣性MEMS元件,不論尺寸、功耗、精準度與可靠性均有優異表現,可符合醫療應用領域的嚴苛要求,如手術導航工具等精密醫療儀器,皆已開始大量導入。
2013 年 04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