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升頻技術新變局:Arm類神經加速器挑戰桌機霸主

2026年,156億美元的行動GPU市場將迎來關鍵轉折點。當NVIDIA憑藉DLSS在桌機市場稱霸、AMD以FSR搶攻開源生態、Intel用XeSS建立第三勢力時,一個意外的挑戰者正悄然改寫遊戲規則。Arm在SIGGRAPH...
2025 年 08 月 13 日

整合感測系統提升安全效率 智慧充電樁異常偵測降風險

近年綠能意識抬頭,帶動綠能產業持續成長。電動車(EV)被視為未來綠能交通的重要一環,銷量也逐年上升。根據市場數據顯示,電動車市場的年均成長率達到25%,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動車數量將突破2億輛,如圖1所示。...
2025 年 08 月 12 日

液冷創新引領AI運算革命 兼顧環保與效能成關鍵

隨著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需求的爆炸性增長,運算硬體特別是中央處理器和圖形處理器的功率密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NVIDIA GB200系列晶片的熱設計功耗已達1200瓦,即將問世的GB300更將突破1400瓦門檻,這已然超越了傳統氣冷技術約500瓦的實際散熱極限。...
2025 年 07 月 31 日

Embedr:AI優先的Arduino整合開發環境

2025年5月Arduino官方為其雲端版的開發工具Arduino Cloud Editor加入大語言模型(LLM)的能力,Maker寫Arduino程式寫到一半不知如何接續時,可以用文字對話方式詢問LLM,模型就會生出一段程式碼。理想情況下,程式碼可以直接複製沿用,即便無法完全適用,也可以進行人工修改後使用,最差得情況下,至少也能提供一些靈感啟發。...
2025 年 07 月 29 日

變形金剛玩出新高度!英國創客用馬達、 3D列印 打造可乘坐駕駛變形金剛

「變形金剛」一直都是自造者們熱愛的創作主題,但這次,英國創客James Bruton打造能乘坐並駕駛的變形金剛玩具車,不僅變形功能超強,更能讓他坐在車體上操控、駕駛,簡直是把變形金剛類作品,直接推升到新高度!...
2025 年 07 月 22 日

以Wi-Fi 8引領未來(2) 技術創新強化通訊可靠度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Wi-Fi市場的發展前景、對穩定性及高可靠度通訊的需求,以及部份提升Wi-Fi 8連線穩定性與用戶體驗的新技術。本篇文章延續此主題,進一步深入分折其他能提升Wi-Fi 8穩定性的創新技術。...
2025 年 07 月 21 日

打開智慧工廠的魔法之門 OPC UA讓IIoT暢行無阻

為因應少量多樣的訂單需求,許多工廠都走向智慧製造的生產型態,其中為滿足智慧製造的需求,往往需要增加許多彈性的設備,更是增添許多控制、資料傳輸的需求。在這個前提下,若設備品牌、支援的通訊介面無法統一,往往會造成工程端在開發、維護上的難度與成本的增加。...
2025 年 07 月 17 日

克服DRAM微縮/耗電難題 無電容IGZO DRAM興起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是傳統電腦架構內的主要記憶體,其記憶體單元是由一顆電容器(Capacitor)和一顆矽基電晶體(Transistor)所組成,因此這種架構又被稱為1T1C架構。電容器的功能是儲存電荷,電晶體則是用來讀取該電容,不論是讀取儲存的電荷量,或是儲存新的電荷。...
2025 年 07 月 14 日

英特爾玻璃基板戰略轉向:台廠迎來大商機

  英特爾停止內部玻璃基板研發的決策,表面上是新任執行長Lip-Bu Tan資源重新配置的結果,但深層分析顯示,這個轉變反映了多重結構性因素的交互作用。2025年3月接任的Lip-Bu Tan面臨的是一個競爭力全面衰退的英特爾:在資料中心市場雖握有62%市占率,但AMD在同市場的營收卻更高,顯示英特爾正以大幅折扣競價;Core...
2025 年 07 月 11 日

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門戶洞開 強化安全防護防堵零日漏洞

Mazda車輛資訊娛樂系統(IVI),特別是Mazda Connect連線控制模組(Connectivity Master Unit, CMU),被趨勢科技零日計畫(ZDI)研究人員發現存在多個零日漏洞。此模組是由美國福特公司獨立出來的跨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偉世通(Visteon)所製造,並搭載74.00.324A最新版本軟體,最初由Johnson...
2025 年 07 月 11 日

處理器/微控制器核心電壓求穩 元件電源拓撲選擇有一套

本文將深入探討低壓差(LDO)穩壓器、降壓、升壓、降壓-升壓和單輸入多輸出(SIMO)等電源拓撲在實際使用中需要考慮哪些因素,並評估其應用、重要性、優點和缺點。評估的主要目的,在於透過提供實用的見解,以協助工程師在設計過程中做出明智的決策。...
2025 年 07 月 10 日

智慧即時監控突破三大挑戰 AI/電動車可靠度難題迎刃解

可靠度測試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驗證,您是否只能依賴外部實驗室提供的數據,靜待結果?在測試過程中,如何能隨時掌握產品的測試數據,縮短決策時間,提升開發效率呢? 當前電子產業發展迅速,特別是在AI、電動車、高電壓產品等領域,不管在規範和測試設備上,傳統可靠度測試已難以應對快速變遷的技術需求。...
2025 年 07 月 0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