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8重點趨勢探究(1) 快速、高效率頻譜利用成重點

作為21世紀最卓越的科技成就之一,Wi-Fi經歷了幾個演變世代,每一代都在能力和範圍上有著顯著的進展。自其誕生以來,Wi-Fi從一個低速資料傳輸的管道,擴展成為一個高度可擴展的高性能通訊方式,促使無數創新的使用案例和應用得以實現。...
2025 年 05 月 19 日

NoC/BSPDN共整合 STCO解決晶片微縮難題

在雲端運算這個風雲變幻的領域,盡可能在物理和功率限制下釋出最大的運算資源已經成為首要之務。雲端服務商試圖透過設計性能強大的多核處理器來最佳化資料中心的效率,這些處理器單顆晶片的CPU核心數量通常超過100個,藉此同時服務眾多用戶。這種高密度設計可以共享硬體資源,包含網路、記憶體和儲存設備,這能讓每顆CPU成為可租用的運算單元。...
2025 年 05 月 14 日

車用WBG IC可靠度驗證達陣 確保高電壓/高功率可靠度

電動車技術的快速發展,800V電力系統逐漸成為主流,甚至還有大廠開出1200V的氮化鎵(GaN)功率晶片規格。隨著電壓與功率的提升,產品可靠度的挑戰也隨之增加。日益嚴格的驗證標準,如何滿足?繁雜的國際規範,又該如何掌握?是否有適用於高電壓高功率產品的完整驗證解決方案?...
2025 年 05 月 12 日

車隊管理安全提升經營效率 身份驗證/API漏洞大意不得

基本的身分驗證安全機制可防止員工或客戶憑證遭到未經授權的用戶與駭客竊取。然而,如果車隊管理系統在儲存敏感資訊時存在安全漏洞,可能導致數據洩露,甚至違反隱私規範。 隨機選擇17家在亞洲、歐洲和美國提供車輛追蹤系統的公司進行調查。評估了他們的身分驗證流程,並透過分析發現了一個嚴重的漏洞:在URI參數中明文傳輸用戶名稱及密碼(圖1)。...
2025 年 05 月 09 日

聚焦測距/失焦測距發力 被動式深度感測技術有大用

利用相機的焦點(Focus)測量景物深度(Depth)的技術,除了3D雙目相機(Stereo Cameras)的立體視覺(Stereo Vision)以外,還包含聚焦測距(Depth from Focus,...
2025 年 05 月 06 日

確保系統可靠/安全/節能 電梯電源面板/轎廂設計有解

新技術在各種場景中廣泛應用,包括人們用來到達商業大樓、購物中心、公寓大樓和公寓樓層的電梯和自動手扶梯。據估計,全球有近2,000萬台電梯和自動手扶梯在運行,安裝數量還在大幅增加。2021年,新安裝數量超過100萬台。市場驅動因素包括城市人口的成長,這需要更多的公寓大樓和辦公大樓,其他驅動因素包括增加智慧感測和無線連接,以減少意外停機時間,提高用戶便利性。...
2025 年 05 月 06 日

Hailo在樹莓派上實證LLM技術的語音識別

關於以色列新創晶片商Hailo公司,相信許多自造者、創客(Maker)已略有耳聞,因為該公司專門設計與銷售Edge AI的硬體加速晶片,如Hailo-8、Hailo-8L,或是直接內含處理器的Hailo-15等。...
2025 年 04 月 29 日

矽光子設計人工作業繁重 EPDA平台幫忙解難題

電晶體微縮一直在持續發展,但隨著製程節點不斷縮小,寄生效應增加、更高的時脈速度以及延遲上升,導致資料傳輸的能耗和延遲大幅提升。對於需要在各種系統之間傳輸大量資料的應用而言,這些成本是無法接受的。 對於高效能運算、快速通信以及大型資料中心的需求持續增長,推動了在晶片、插槽、電路板、系統及機架之間的通訊速率不斷提升。然而,隨著摩爾定律逐漸逼近極限,材料科學、晶片設計與光子技術的進步正在為高速、低功耗通訊開闢新道路。半導體與光子技術的融合帶來了典範轉移,使高頻寬、低能耗的裝置能夠無縫整合電子與光子元件。...
2025 年 04 月 28 日

AI語音助理百花齊放 高SNR麥克風革新人機互動

在這個充滿精彩創新的時代,AI徹底改變了日常生活型態,同時ChatGPT等工具透過直觀易操作的文字和語音互動,重新定義生產力標準。隨著採用AI技術的系統持續進步,傳統商業模式、信念與假設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2025 年 04 月 25 日

量化剪枝催生TinyML 邊緣AI進駐低功耗MCU

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的技術不僅正在快速發展,還逐漸被創新性地應用於低功耗的微控制器(MCU)中,進而實現邊緣AI/ML的解決方案。這些嵌入式系統的核心元件如今能夠支援AI/ML應用,憑藉其成本效益、高能效以及可靠的性能,整合在可穿戴裝置、智慧家庭設備和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效益尤為顯著。具備AI強化功能的MCU和TinyML的興起(專注於在小型、低功耗設備上運行ML模型)展現了此領域的進步。TinyML對於直接在設備上實現智慧決策、支援即時處理和減少延遲至關重要,特別是在連接有限或不需連線的環境中。...
2025 年 04 月 23 日

優化電池/座艙熱管理 電動車設計模擬引爆續航力

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 EV)產業正在永續移動(S u s t a i n a b l eMobility)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不斷突破清潔能源的極限。雖然電動車銷量目前約占全球市場的16%,但是到2035年,該比例有望劇增到50%(圖1)。這要歸功於製造商努力解決相關的重大挑戰,如電池與電氣元件的材料可用性等製造挑戰、充電基礎設施的可用性、電池續航里程與熱舒適度等汽車熱挑戰、與內燃引擎(ICE)車相當的電動車成本、車型大量增加、多物理場工程開發以及續航里程焦慮等。其中最緊迫的挑戰是電池效率與乘客舒適度,尤其是在不同使用者多變的氣候條件下。...
2025 年 04 月 21 日

先進SoC面臨散熱挑戰 熱學分析突顯STCO重要性(1)

持續微縮導致功率密度增加,還帶來干擾的副作用:熱能。高溫會影響系統單晶片(SoC)性能的多種面向,包含處理速度、功率效率、可靠度、資料傳輸量和訊號完整性。為了在未來節點維持更緊湊、更高效能晶片的最佳性能和使用壽命,有效的散熱管理變得更加關鍵。...
2025 年 04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