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嵌入式處理器攜手打造低成本視訊分析

對於視訊監控、生產線自動檢測與醫學成像等應用而言,視訊分析是頗受使用者歡迎的一項功能。然由於視訊系統已經普遍進入高畫質時代,為針對如此龐大的資料流量進行視訊分析,造成一般通用型處理器的挑戰。本文將介紹一種用FPGA實現視訊分析功能的替代性方案,可協助研發人員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實現這類頗受市場歡迎的功能。
2010 年 07 月 19 日

善用軟體套件 MCU開發事半功倍

為提升處理器的效能且縮減開發時間,提供豐富內容與內容管理、簡易設計與涵蓋完整廣泛程式庫的MCU軟體將是其中的關鍵角色,有鑑於此,產業界已開發出符合上述條件的開發軟體,未來將滿足不同應用領域設計人員的開發需求。
2010 年 07 月 19 日

效能/成本/尺寸通盤考量 電池/充電管理更上層樓

可攜式電子裝置設計人員在化學材料、充電器拓撲及充電管理解決方案的種類上有諸多選擇。選擇最適合的解決方案應該是件簡單的工作,但在真實狀況中,大多數的決策過程都更複雜。設計人員必須通盤考量效能、成本、外觀尺寸及其他關鍵需求以做出最佳抉擇。
2010 年 07 月 15 日

超越摩爾定律 28奈米FPGA突破功耗瓶頸

FPGA產品的製程技術追隨摩爾定律已過渡到28奈米的階段,但隨著尺寸的不斷縮小,也導致洩露電流及靜態功率消耗的提升,進而使整體功耗增多。然而透過FPGA供應商與原始設備製造商在製程上的突破,可有效的滿足不斷高升的頻寬需求,並成功解決成本與功率消耗的難題。
2010 年 07 月 15 日

低成本FPGA參考設計問世 IP CAM邁入SoC世代

目前視訊監控市場在發展過程中,遇到許多待解的難題,包括從類比到數位攝影機的過渡、轉換到高畫質視訊時代、導入寬動態範圍影像感測器,以及實現資料傳輸和控制的IP鏈結等。本文將介紹IP監控攝影機參考設計,展示如何使用低成本FPGA構建可滿足高畫質、寬動態的完整網路視訊監控系統。
2010 年 07 月 12 日

Android推波助瀾 開放式平台打造聯網電視

新的開放式軟體平台能大幅改善消費者利用電視或各種具備電視功能的行動裝置使用網際網路的方式。消費者最終將能存取專為電視平台完全最佳化的網站。現今的作法是透過多家業者以Widget工具實現。其中包含為電視體驗最佳化的網頁或資訊入口網站。而對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和電信業者來說,Android等開放式作業系統能提供新的開發平台、商業模式及營收來源,也能為消費者客製化與豐富其使用者體驗,並下載諸多應用程式。
2010 年 07 月 12 日

垂涎節能商機 8/32位元MCU兵分兩路

環保風潮興起,激勵8位元、16位元與32位元節能MCU市場成長,帶動訴求低耗電的安謀國際Cortex-M系列及美普思處理器核心的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受惠於消費性電子和工業領域的馬達控制應用產值攀升,亦驅動節能8位元MCU出貨量,吸引半導體業界群起攻之。
2010 年 07 月 12 日

實現自走車全速行駛 驅動電路/MCU相輔相成

為達成自走車全速行駛,且不會因車速過快導致出軌情況發生,產業界已開發出利用驅動電路搭配電源回收電路,再輔以MCU控制與軟體設計。未來自行車加入更強大的元件或功能後,另可發展無人搬運車、遙控自走車及簡單機器人,實現多元化的創意。
2010 年 07 月 08 日

量測軟體添助力 LPDDR記憶體驗證易如反掌

由於具有較低的工作電壓可延長電池壽命,低功率雙倍資料率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LPDDR DRAM)最常用於今日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中。最近幾年來,隨著設計人員尋求更低的耗電,低功率DRAM裝置的優點,也吸引了該元件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2010 年 07 月 08 日

大尺寸應用前景看俏 各式觸控技術蓄勢待發

目前已有多種觸控面板技術用在現有或新興的應用上,這些技術可透過不同方式加以分類,如光學性質、專利保護程度、進入市場時間、對不同觸控媒介的反應及多點觸控能力等,然而最簡單的方式則是按照應用的尺寸來分類(表1)。以下將比較應用在包括互動式電子白板、路徑指示系統、多媒體資訊站、教室及會議室等大於30吋的觸控顯示器技術。
2010 年 07 月 05 日

簡化電壓迴路補償 二次測控制器省時省力

在電源供應設計中,業界工程人員有時無法順利補償電源供應的控制迴路,雖然盡力以極高的切換頻率使迴路交越,以嘗試改善大訊號暫態響應,但是最終仍必須擔憂穩定性的問題。電源供應設計最常見的拓撲之一是峰值電流模式控制。相較於電壓模式控制,雖然峰值電流模式控制應該較容易進行補償,不過電源供應設計人員仍必須擔憂電壓迴路補償問題。本文旨在提供一些建議,以期簡化峰值電流模式控制的電壓迴路補償。
2010 年 07 月 05 日

結合FPGA設計 醫療設備開發捨軟求硬更可靠

幾乎每個使用手機的人都會有一兩次摔機的經驗。雖然這些產品與其他消費性產品的系統故障或小毛病會帶來不方便,但並不會造成災難。然而,醫療電子產品的一次系統故障或毛病,卻有可能帶來致命的危機。這就是為什麼醫療設備、醫療系統中整合的元件以及其上運作的軟體必須通過嚴格測試,並符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嚴格要求。雖然將如此複雜的元件推入市場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但如能開發出可以改善生活品質、延長病人生命的新系統,這當中所帶來的成就感,激勵著醫療設備廠商不斷向前。
2010 年 07 月 0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