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解碼效能精進 H.264有助提升影像畫質

2008年2月公共電視台利用台北萬里轉播站傳送高畫質電視測試訊號,為台灣高畫質電視首次以MPEG-4/H.264格式壓縮節目訊號,再經DVB-T無線電波進行發射與接收測試,同年5月公視開始於北高兩地開始進行大台北及高屏地區高畫質電視「HiHD」頻道試播,台灣無線數位電視開始進入高畫質電視播映的時代。
2009 年 07 月 29 日

透視電磁基本原理 磁性元件設計功力大增

磁性元件常見的設計困擾在於電感的作用、電流以及電壓方向、打點方向如何決定;變壓器打點的物理意義為何?對於一般電源產品或是類比電路設計的工程師而言,磁性元件的設計仍被視為高深莫測的精密技術,其真正原因在於對基本的電磁原理未能透徹了解,有鑑於此,希望藉由本文介紹以釐清磁性元件盲點,提升設計功力。
2009 年 07 月 29 日

結合即時控制功能/功率/DSP效能
新一代MCU嶄露頭角

隨著電子產品功耗上的要求逐漸增加,數位電源控制成為新一代提供有效電源管理及產品差異化的技術。目前,數位電源管理皆與MCU搭配,最新的MCU能進一步協助開發具備更高能源及高效率的應用。
2009 年 07 月 28 日

擺脫裸眼式觀賞視角/價格桎梏
柱狀凸透鏡3D技術嶄露鋒芒

裸眼式3D技術因能排除戴眼鏡式3D顯示器限制觀賞角度與易導致昏眩的不適感,加上使用時須搭配3D眼鏡等弊病,可望成為市場主流,其中柱狀凸透鏡3D技術除可突破觀賞角度局限窒礙,價格更具競爭力,及可達成2D/3D切換,可望加快市場接受度,後勢潛力無窮。
2009 年 07 月 23 日

強化基地台/用戶端連線控制 行動WiMAX技術水到渠成

在前一期內容中介紹通用子層(CPS)可分成Control Plane(CPS-C)與Data Plane(CPS-D)兩大區塊。CPS-C透過控制訊息來建立基地台與用戶端之間的連線;CPS-D則負責進行排程來分配無線資源給各連線。在此篇文章中會對CPS-C進行說明,包含初次進入網路(Initial...
2009 年 07 月 23 日

滿足程式碼重複使用需求 MCU平台整合方案崛起

MCU的程式碼統合與位元處理攸關32位元MCU發展,技術上除了須符合未來高效能應用需求,還須考量開發工具設計,才能增加業者從主流的8位元MCU轉換為32位元MCU,因此,MCU整合方案應運而生。
2009 年 07 月 23 日

MCU簡化音訊橋接設計 USB取代傳統車用ODB介面

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是眾所公認20世紀後期最成功與最普及的序列介面之一。USB的成功祕訣在於其簡單易用的連接功能,深受廣大使用者喜愛,就表面來看,設計人員所能選擇的標準化實體連接器並不多,而USB本身就帶有主從端的特色。來自簡單的四線介面VCC、D+、D-、GND,一個節點的供電可高達2.5瓦,串列數據時脈速率高達480Mbit/s。USB標準以單一匯流排可支援多達一百二十七個個別裝置,協定並含括隨插即用的特性,有助於軟體和驅動程式的訊號交換及相容性,正是上述特性讓USB...
2009 年 07 月 20 日

兼顧汽車電子安全/性能 慎選EMC測試項目舉足輕重

如前期所述,以國際標準與法規為參考,介紹汽車零組件的電磁相容性(EMC)標準與量測技術,藉此協助工程師依據零組件特性選擇適當的測試種類,作為撰寫測試計畫依歸,本期將延續前期車輛零組件EMC試驗的分類,緊接著說明傳導暫態、靜電放電及功能狀態等級分類與電磁耐受監控方式的試驗項目。
2009 年 07 月 15 日

開創32位元MCU新潮流 RX CPU架構獨領風騷

當主流嵌入式系統變得日趨複雜,其設計也須兼具更多功能,以因應不同的應用。因此,微控制器的核心升級為必然趨勢。業者提出新的MCU架構—RX CPU,以追求高性能為目標,藉此穩固其市場地位。
2009 年 07 月 15 日

打造驅動HB LED高功率/耐用方案
全新脈衝電平調變技術崛起

相較於白熾燈泡,高亮度發光二極體(HB LED)能提供更佳的效能及更好的穩定性,尤其現今全球籠罩在能源危機的陰影下,人類對高亮度LED的重視程度也日益升高。高亮度LED與白熾燈泡不同,因為亮度與色溫都與LED的順向電流有關,因此,高亮度LED需要準確及穩定的電流驅動,以維持穩定的光線輸出。這個基本的要求對進行設計的工程人員來說仍是一大挑戰。
2009 年 07 月 03 日

無線/DGPS/IMU護航 GPS室內定位精準度更上層樓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是一個中距離圓型軌道衛星導航系統,該系統包括太空中的二十四顆GPS衛星,可以為98%地球表面提供準確的定位、測速和時間標準,用戶端的GPS接收機最少需三顆衛星,就能迅速確定用戶端在地球上所處的位置及海拔高度,所能接收到的衛星數越多,解碼出來的位置就越精確。目前正在運行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有美國的GPS系統、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和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而歐洲也計畫推出伽利略(Galileo)計畫,部署二十七顆運行衛星和三顆預備衛星,組成新一代的定位衛星系統。
2009 年 07 月 02 日

立體顯示硬體技術迭有進展
3D顯示器商品化指日可待

3D顯示器被喻為再造顯示器產業巔峰的新興技術,現受惠於高畫質顯示器和微機電半導體製程技術成熟,加上各國產官學研機構大力挹注研發資源之下,3D顯示器技術總算撥雲見日,若能再搭配引人入勝的數位內容,可望加速大量商品化的時程。
2009 年 07 月 0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