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選電源拓撲 LED照明效能加分

隨著發光二極體(LED)生產成本下降,使用也越來越普遍,應用範圍由手持裝置到汽車、建築照明等領域。LED的可靠度高(使用壽命超過五萬小時),效率佳(每瓦超過120流明),並具有近乎即時反應的特性,成為極具吸引力的光源。LED可在5奈秒的時間內產生光,而白熱燈泡的反應時間則是200毫秒,因此汽車工業已將LED運用於煞車燈上。本文將針對LED特性以及驅動LED的折衝情形進行介紹,深入探討適合LED驅動及調光的各種切換式電源拓撲,並詳細說明相關優點。
2008 年 09 月 16 日

提升生產力/降低測試晶圓成本 監控晶圓再利用至為關鍵

檢測系統可透過延長監控晶圓的使用壽命與減少新測試晶圓的需要,以減少生產成本,不但有助大型晶圓代工廠增加廠內回收率並且減少15%的再拋光率,同時每年可省下超過300萬美元的費用。
2008 年 09 月 15 日

挾可編程性/成本優勢 FPGA打造PCIe元件開發平台

由於可編程邏輯元件兼具可編程性、低風險以及價格競爭優勢,讓FPGA成為新竄起的PCIe端點元件開發平台,不但可為使用者提供廣泛的邏輯和元件資源,並可滿足客製化功能需求。
2008 年 09 月 08 日

利用微控制器控制程序操作 雷射光點影像式測距儀成形

雷射光點影像式測距儀為主動距離量測系統,利用三角量測原理,量測目標上雷射影像光點位於影像感應器的影像位置,從而計算目標距離。系統中,使用微控制器控制程序操作,並供應工作時鐘給影像感應器設定工作參數、讀取及處理影像畫數資料、計算距離資訊、驅動圖形液晶顯示器(LCD)顯示圖形畫素灰階,顯示發光二極體(LED)距離資訊,主要操作為系統調整及距離量測,即調整雷射的角度、焦距以調整雷射光點位置及光點直徑,或當量測距離監看訊號狀況,且皆可利用圖形LCD即時顯示影像畫素灰階圖,不須外加儀器。此測距系統易於結合影像擴充至3D影像系統,近距離盲區甚小,並具高精度量測性能。
2008 年 09 月 08 日

善用Y係數/冷雜訊量測 ATE有效降低RF量產測試成本

測試射頻到基頻架構的雜訊指數已是射頻元件量產測試必經的步驟,為縮短測試時間和降低測試成本,必須在自動化測試設備中導入冷雜訊,或使用具任意波形產生能力雜訊源的Y係數方法來進行測試。
2008 年 09 月 01 日

創造數位電源管理優越效能 準諧振返馳式轉換器出爐

相較於類比電源管理IC,數位IC能為系統解決方案提供更強的設計彈性、更高的整合等級,也更不容易受到生產公差的影響。本文所介紹的數位電路,用於準諧振返馳式控制器內,可創造更優越的系統效能。
2008 年 09 月 01 日

802.16m需求書頒布 IMT-Advanced 4G有眉目

無線網路應用的演進,從早期的純語音通訊逐漸演進到寬頻多媒體應用。隨著此一趨勢,國際電信組織(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體認到隨著未來各式網路應用服務不斷推陳出新,現有的IMT-2000(亦即俗稱的3G無線通訊系統)很快就無法滿足人們對於網路頻寬的需求。因此早在2000年開始,國際電信組織即開始著手研究下一代無線網路的結構與關鍵特性,並決定了下一代無線網路的命名--IMT-Advanced。
2008 年 09 月 01 日

精算陶瓷電容性能表現 DC- DC轉換器成本省更多

較高交換頻率的DC-DC轉換器可使用較低電容值的元件,而設計人員可透過適當的雜訊計算並對電路進行最佳化,即可採用比鉭質電容更經濟的高CV值陶瓷電容來進行設計,有助節省轉換器設計的空間與成本。
2008 年 08 月 27 日

補足2D模型資料 3D臉部辨識技術崛起

在上期談到各種常見較重要的臉部資料庫中,其多數為2D模型(2D Model)資料庫,其在表現真實臉部的3D特徵上常有不足之處。近幾年來,許多研究者嘗試將臉部的實體特徵用3D模型表示,卻囿於目前有關3D模型資料庫材料與人別數量不多,以致此類演算法之開發不如想像中容易。本文將繼續探討3D技術徵的一些相關概念、常被使用的自動臉部辨識技術以及目前遭遇到的一部分臉部辨識開放性問題。
2008 年 08 月 26 日

打造FPGA高功率電源 DC-DC uModule穩壓器出列

在此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中,討論針對四個FPGA設計之精小與低高度48安培、1.5伏特直流對直流(DC-DC)穩壓器解決方案之電路和電子效能,新方法使用四個並聯的DC-DC μModule穩壓器(圖1)增加輸出電流,同時平均地在各個元件中分享電流。這種解決方案依靠在μModule穩壓器的精準電流分享,以透過在精小的表面中平均地散熱而防止熱點。
2008 年 08 月 26 日

鎖定背板主幹應用領域 實驗性低功率收發器成形

現今電腦系統需要接近1Tbit/s的極高晶片外通訊頻寬,同時,使用於晶片間互連的高速序列連結也非常普遍。這些連結通常是由具備適度衰減、干擾與反射的極短通道所構成。然而,目前晶片間序列連結必須處理更困難的背板與纜線收發器通道問題;這些能提供大約20mW/Gbit/s功率效率的連結,耗費的功率遠超過短通道晶片間應用之所需。當今大部分的應用,包括家庭娛樂系統與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功率受到可用電力與散熱系統的嚴格限制;在桌上型與機上型應用方面,則已到達必須使用空氣冷卻的極限。
2008 年 08 月 26 日

轉換單顆鋰電池至3.3V匯流排 升降壓切換穩壓器立功

中功率升降壓電路須藉由SEPIC或兩個串聯的DC-DC轉換器來實現,但效率低且成本高;利用特殊的同步升降壓切換穩壓器DC-DC控制器,可以96%的效率在以單顆鋰電池供電的手持裝置中,產生固定3.3V的輸出電壓。
2008 年 08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