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技術需求殷切 臉部辨識技術亟待突破

隨著時光演進,生物特徵辨識從以往被動的驗證身分,慢慢演變到目前的主動辨識身分需求,使得此類辨識從技術上質的演變,慢慢成為大眾生活中量的需求。尤其當全球籠罩在無孔不入的恐怖份子破壞行動中時,國家安全甚至人民生命財產,除了一般偵防保全外,更是有待機器視覺來協助國安單位掌握犯罪先機。因此,為了洞燭機先、確保國家有效防衛社會安全和避免激進份子的恐怖攻擊,政府部門開始考慮一些具有消耗較大成本資源的社會安全系統改良方案。其中又以「低干擾性生物安全機制」的研發逐漸成為公共場所保全和機密部門稽核的重要話題。
2008 年 07 月 30 日

催生高效率電源供應 DC/DC u Module穩壓器出列

與某位系統設計者交流,了解其對於電源供應的要求是,穩壓1.5伏特(V)及對包含四個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的負載提供40安培(A)電流,若要滿足此要求,就必須在一個具備最低厚度(高度)的小區域中提供達60瓦(W)的功率,讓氣流順暢而達到冷卻目的。電源供應必須能表面黏著,同時還要能高效率操作以便將熱損減至最低。這位設計者並要求最簡單的解決方案,以便讓他可以把時間專注於複雜的任務中。
2008 年 07 月 30 日

高溫運作恐呈常態 功率循環引發失效模式能避則避

混合動力電動車的特定冷卻條件,以及電力電子應用上轉趨使用高電流密度,都讓半導體必須在較高的接面溫度(Junction Temperature)操作,其溫度超出一般程度的125℃。最大操作溫度主要受限於組裝的可靠性和互連技術,以在生命週期中達到規定的溫度循環(Temperature...
2008 年 07 月 30 日

數位電視呼聲高漲 單晶片整合考驗重重

隨著大尺寸平面電視普及,數位電視市場滲透率也爆發成長,在多媒體單晶片系統中,數位電視單晶片也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數位電視單晶片大致可區分成四個主要部分:前端電視訊號解碼、後端音訊/影像處理、輸出/入與周邊控制以及應用軟體平台與系統整合。以下將簡介各部分所進行之運算。
2008 年 07 月 30 日

突破不相容瓶頸 跳頻無線通訊開花結果

在當今半導體與通訊電子等尖端產業蓬勃發展的時代中,各國的軍用通訊裝備或多或少皆具備對抗通訊干擾的能力,除干擾方可藉由偵蒐我方無線通訊機所發射的射頻無線電波訊號,經訊號處理、分析後以獲得各式有效的情資,俾供戰場指揮官作戰指揮之參考,取得戰場的優勢價值。另一方面,敵方更可使用無線電訊號偵察裝備來估測我方無線電機的方位及部隊部署的位置,進而干擾或摧毀我方的通訊,造成人員傷亡。
2008 年 07 月 30 日

簡化最大功率點追蹤 DPPM線性電源控制器出線

太陽能電池最大功率點精確位置會隨著日照強度、溫度而有所變化,此將影響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效率,而現採行的最大功率點追蹤方案往往相當複雜,為此,針對較小規模的太陽能應用,現在運用動態電源路徑管理功能的充電控制器,以簡化最大功率點追蹤方案執行。
2008 年 07 月 29 日

挾低功耗/低成本/特性 UWB射頻前端電路設計邁大步

超寬頻(UWB)無線技術是一種短距離的無線通訊方式。美國聯邦通訊委員(FCC)對於UWB的定義是:傳送訊號的-10dB分數頻寬(Fractional Bandwidth)大於0.2,或每次傳送訊號的瞬間頻寬大於500MHz,所使用的頻帶為3.1G~10.6GHz。由於使用相當大的頻寬來傳輸訊號,因此對窄頻干擾訊號存在良好的抵抗性。透過通道估測的結果,在傳送端調整子載波的發射,可避免在干擾源所在的頻率傳送訊號,進而降低接收訊號的錯誤率。此外,雖然超寬頻技術傳送的功率不高,但由於UWB擁有相當大的頻寬,所以超寬頻的傳輸速率最高可達480Mbit/s,遠高於現行的其他無線傳輸規格,如IEEE...
2008 年 07 月 29 日

確保燃料電池可靠性/安全性 質子交換膜技術舉足輕重

為達成系統簡化與高輸出功率性能,質子交換膜材料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惟現階段質子交換薄膜所需的尺寸安定性、高質子導電度仍待提升,此外,衰退機制的改善亦是一大關鍵,待上述問題獲得改善後,高可靠度和安全性燃料電池才能獲得實現。
2008 年 07 月 11 日

產品標準規範待拍板 LED照明量測率先起跑

目前全世界照明所耗損的電力約占總電力百分之二十,如何在照明達到環保節能的目標,是當今重要的議題。隨著發光二極體(LED)的亮度、發光效率(lm/W)不斷提升,且其具有高效率、長壽命、耐振動、體積小容易變化等優點,使得將LED運用於照明逐漸可行,近來全世界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投入LED照明產業,試圖替代現有傳統照明,預期應用LED的新照明革命將很快到臨。
2008 年 07 月 11 日

挾降低功耗/操作功率優勢 MCU創新可攜式醫療裝置

在可攜式醫療裝置有限的空間中滿足微控制器的需求,是半導體公司須面對的挑戰,利用系統單晶片微控制器與電路板的高度整合,可降低功耗,此外,若在原型階段採用小封裝,可提升醫療電子創新發展。
2008 年 07 月 11 日

善用開發工具 開關式LED驅動器設計更上手

若採用開關穩壓器作為LED驅動器,用戶須把電壓調節器換成一個電流調節器。在設計挑戰方面,除了須更改回授系統使其可控制電流外,LED本身的負載特性相較於使用固定電壓的數位元件和其他負載之特性,也有很大的差別。驅動LED電源電路的設計工具可預測、模擬出一個LED對恆流的響應,提供幾項過去設計傳統開關穩壓器不會遇到的新設計參數。
2008 年 07 月 03 日

微控制器/射頻晶片聯手 無線傳輸應用再下一城

在現代生活行動電話快速普遍,以及無線通訊應用環境逐漸朝向個人化、小型化發展之際,若所有的裝置間仍須以有線的方式溝通連接,會對使用者產生相當多的不方便與限制。
2008 年 07 月 02 日